创新之星 会员楷模
本篇文章2396字,读完约6分钟
百岁老人何庆波是重庆最早的民营企业家。为了支持抗日战争,使国家富强和振兴,他和他的爱人张子贡献了自己的企业和青春。民主建国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永远记住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
岷江蔡颖
银飞龙
何庆波于1917年5月27日出生于四川西充。他是四川省重庆市第七届CPPCC委员会委员。他于1956年1月加入该俱乐部。他是重庆最早的民营企业家。他和他的爱人贡献了自己的企业和青春来支持抗日战争,使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分享对国家担忧的忠诚和对人民热爱的精神值得永远铭记。近日,何庆波迎来了百岁华诞,全国民主建设协会的会员们欢聚一堂,为他祝福,不仅是为了祝福热爱祖国、前途光明的何老、张子,也是为了学习他们报国忧民的“渝商”精神。
提倡科学救国的思想
1939年,在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之后,当时正在南京药科大学学习化学和药学的何庆波(音译)很着急。他积极组织同学成立“科学建设协会”,发展了200多名会员,创办了中国第一份面向中学生的科普杂志《科学中学生》,宣传科学救国、科学强国的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了中国人民对科学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热情。
那时,是抗日战争最残酷、最困难的时期。只有思想不能赢得抗战和拯救受伤的士兵。所以他们想到了“工业救国”,为工人建立工厂,为农民建立农场,为医生建立医院。何庆波创办了亚光化学制药厂(位于江北区董家溪)。在战争年代,医药和化学工业是拯救生命的行业。当时,最大和要求最高的商品是硫酸铵。在旧的方法中,硫酸被用作原料,硫酸是由金条定价的。他发明了不用硫酸的工艺,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该项目获得了当时大力支持抗日战争的经济部的专利。
为国家服务的工业先驱
1943年,年轻的何庆波毕业于南京药科大学,主修化学和药学。当时重庆医药工会想培训店员,成立“新药学院”,何庆波任学术负责人。为了经营一个行业,他一边教书一边做生意来积累资金。1947年,何庆波把自己辛苦积攒的第一桶金注入了同学们的工厂“居里化工厂”。解放后,他的同学回到外省老家发展。诚实坦率的何庆波把他所有的积蓄都给了他的同学。他独立经营工厂,并将其更名为“幸福化学制药厂”。当时,资金紧张。何庆波把妻子张子的贵重珠宝卖给了工厂。工厂有七八十种化工产品,高锰酸钾主要是解放后生产的。
1956年,何庆波通过公私合营将工厂移交给国家。当时,市场上高锰酸钾供应不足。不仅国内需求很大,而且国家也出口它来换取珍贵的外汇。何庆波的工厂是中国第一家大规模电解生产高锰酸钾的工厂。他还把当时生产高锰酸钾的最先进的配方交给了国家。该工艺获得了化工部金奖,并一直沿用至今。
公私合营时,国家给予何庆波双倍奖励。首先,这家工厂的价值超过9万元(至少相当于现在的5亿元,按照今天的政策,何老至少要拿到2亿元)。然后国家支付利息,每年付给何老5%,但何庆波不要利息,把它捐给了当时江北工商联办的“会计学校”。当时,工厂账户的盈余资金超过2万元,工厂、工人、国家和何庆波被采用四马分肥。何庆波将应得的5200元捐给了国家。
发明和创新的领导者
早在何庆波上大学的时候,为了用制药和化学金生产硫酸铵,他发明了一种比硫酸便宜得多的替代物来合成硫酸铵,从而支持了抗日战争。该工艺获得了当时国民政府经济事务部的专利;何庆波在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快乐化学制药厂”发明了国内第一个家用电解法大规模生产高锰酸钾的工艺,获得了化工部金奖,至今仍在使用;何庆波是一个研究型人才,他不顾个人得失,执着于创新。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也被错误地归类为“右派”,并先后被分配到重庆化工厂和天元化工厂担任技术员。他不顾个人荣辱,致力于研究尼龙-6(俗称尼龙)。他生产的尼龙被送到上海合成纤维实验研究所进行“聚合”,生产厂家说“丝绸的质量比进口的一流丝绸好。”该项目已通过四川省鉴定,四川省已拨付专项资金450万元,天元工厂已集中采购不锈钢等生产设备100多吨。但是,当时按照程序,他不得不去化学工业部立案。由于何庆波被右派错误认定,至今未平反,工厂派了一名不懂化工的建筑工程师到化工部申报,化工部以原料苯酚紧缺,国家无法调拨为由取消了项目。何庆余悲伤地说:“如果我去,我不希望你批准原材料,只是批准生产,因为重庆正在建设一个新的煤焦油厂生产苯酚。”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何庆波致力于研究和创新,先后申请了几十项专利和发明,其中15项专利获得了国家专利局的批准,包括红枣钙的制备方法、山楂酸补钙的制备方法、离心水循环刷洗机、硫铁矿废渣制硫酸等。
帮助穷人的灯
志愿帮助歌乐山公社。1982年,歌乐山公社要求安排项目支持公社的发展,天元工厂把任务交给了何庆波。何庆波利用歌乐山闲置的植物设备,指导生产保健饮料——“维他果汁水晶”。当时没有娃哈哈,没有太阳神,社区净赚8万元。何庆波敏锐地意识到,没有研究所的支持,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产品寿命也不会很长,所以他邀请了15名退休工程师加入他的行列,他不想国家支付一分钱。他支持在中国建立第一个私人研究所,占工厂营业额的3%。
在98岁之前,何庆余仍然保持着警惕和清醒的头脑。从电视和报纸上,他看到贫困山区的孩子需要帮助。他经常和妻子张子商量,每月给90多岁的老寿星政府补贴近200元,给彭水、富阳等贫困地区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为了增强偏远山区留守女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何清波为她们写了儿歌。
何庆波感人的故事已经在《中国商业时报》、《民生透视》和《重庆青年报》等报刊杂志的特刊中有所报道。2015年,《重庆晨报》和《华龙》。“重庆最早的企业家98岁还在创业”专题报道。无数人曾问何老:“我98岁还在工作,是什么景象?”何青波平静而简单地说:“过去我能力有限,没有充分发挥。现在我正在努力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正是为了纪念像博这样的民主建国会会员,发扬报国爱民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标题:创新之星 会员楷模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9822.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如何处置数万亿资产的僵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