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华基金员工持股计划落地 公募再添股权激励样本
本篇文章3286字,读完约8分钟
【银华基金员工持股计划上市并增加股权激励样本】2017年12月13日晚,银华基金宣布股东及股东出资比例发生变化,并宣布公司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至2.222亿元,新增有限合伙企业三名股东,三名新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为9.99%。
【摘要】2017年12月13日晚,银华基金宣布股东变更及股东出资比例,并宣布公司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至2.222亿元,新增有限合伙企业股东3名,这3名新股东的总持股比例为9.99%。
2017年12月13日晚,银华基金宣布股东变更及股东出资比例,并宣布公司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至2.222亿元,新增有限合伙企业股东3名,新股东持股比例合计9.99%。
接近银华基金的人士告诉《时代周刊》,上述三家有限合伙企业的149名自然人股东都是公司内部员工。
这意味着银华基金的员工持股计划正式落地,公共基金的股权激励再次扩大。
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业内大多数人肯定了股权激励的积极作用。然而,业内也有人质疑股权激励有助于提高业绩的说法。例如,高级基金研究员王群航(音译)认为,私募股权基金的股权激励已经泛滥,它们的表现还不够。
149名员工持股9.99%
为了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银华基金增加了资本。
根据股东大会决议,银华基金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至2.222亿元,新增杭州银华聚义投资合伙企业、杭州银华志信投资合伙企业、杭州银华月辉投资合伙企业为公司股东,持股比例合计9.99%。
增资完成后,银华基金的股东及出资比例为:西南证券(600369,咨询股份)有限公司44.10%,首创证券(002797,咨询股份)有限公司26.10%,东北证券(000686,咨询股份)有限公司18.90%,山西海鑫实业有限公司0.90%。
根据田玉娥数据,杭州银华聚义投资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8日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王,共50名自然人股东;杭州银华于2017年12月8日致函注册的投资合伙企业。法定代表人姜永康,自然人股东49人;杭州银华月辉投资合伙企业于2017年12月8日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王勇,共有50名自然人股东。
接近银华基金的人士向《时代周刊》表示,上述三家有限合伙企业的149名自然人股东均为公司内部员工,此次增资实质上是银华基金股权激励计划的全面实施。
事实上,员工持股计划已经得到股东的肯定。9月7日晚,银华基金最大股东西南证券宣布,公司当天召开了第八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以8票赞成、1票弃权审议通过了《关于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职工持股方案的议案》。根据公告,西南证券同意银华基金员工持股计划,并同意授权公司经理处理与银华基金员工持股相关的一切事宜。
风从清平的尽头开始。2016年8月,银华基金由“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更名为“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当时,一些业内人士猜测,员工持股等激励措施可能会在未来实施。
银华基金成立于2001年5月,总经理为王立新。根据中国基金会的数据,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银华共持有88只基金,总资产规模为1868.57亿元,在122家公开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4位;非货币资金部分611.86亿元,行业排名第19位;第三季度特别账户平均规模为1043.81亿元,行业排名第14位;社会保障和企业年金管理规模在业内排名第八。从以上数据来看,银华基金的所有业务目前都处于行业的第一梯队。
王立新表示,该股权激励计划的分配方式将更好地起到留住顶尖人才、稳定团队的作用。
《时代周刊》记者注意到,股权激励计划覆盖范围很广,从投资研究人员到市场人员,从基金经理到中层和后台员工,共有149名员工参与。
接近银华基金的人士告诉《时代周刊》,股权激励计划主要是为了留住优秀人才,大约三分之一的员工参与了这项计划。具体的选择标准与任职时间、职位和职位的重要性有关,持股比例也与贡献有关。
上述人士强调,这种股权激励的范围不大,三家合伙制企业总共只持有9.99%的股份,员工持股计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来可能会有新员工加入,也可能会有其他人离开。
公开发行激励机制已经放松
业内有人曾认为,激励机制的缺乏制约了公共基金的发展,导致了大量人才流失。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公司尝试了股权激励和分割制度,今年,甚至出现了所有自然人都持有股份的公共基金公司。
2017年3月3日,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发布公开信息,批准设立石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
从石开基金的股权结构来看,所有基金均由自然人持有。陈出资6500万元,占65%,为第一大股东,出资1540万元,占15.4%;王广国、李国麟、陈敏、朱钦来分别出资490万元,占4.9%。其中,陈为基金的法定代表人,为总经理,朱钦来为总监。
几个持有公司股份的自然人是多年来渗透资本市场的老手。作为一家新基金公司,石开基金的高级管理团队可谓奢华,其未来发展需要市场来检验。
事实上,田弘基金是基金行业中第一家员工持股公司。2014年5月30日,田弘基金宣布公司注册资本和股权发生变化。然而,公告发布后,内蒙古郑钧的增资被推迟,推迟了工商注册变更,迫使阿里巴巴提交仲裁。直到2015年2月26日,田弘基金才宣布股权变更,称与田弘基金增资扩股相关的工商变更登记已经完成。
田弘基金员工参与持股的四家有限合伙企业的总持股比例为11%。从过去几年的净利润来看,虽然田弘基金赚了很多钱,但员工也分享了公司的增长。根据内蒙古郑钧年报,田弘基金2014年净利润达到6.32亿元,2015年增加到11.25亿元,2016年增加到15.34亿元,201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96亿元。
根据上述有限合伙制企业的工商数据,田弘基金总经理郭树强拥有田弘基金2.4173%的股权,占田弘基金近几年的净利润,可谓收入惊人。
股权激励的典型案例
一些资深业内人士对《时代周刊》表示,如果说基金净利润的快速增长是余额宝带来的成功,那么中欧基金就是其通过激励制度改革实现自身转型的一个样本。
2014年4月,中欧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职工持股计划、进行相应股权变更和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国投证券和北京百骏投资有限公司将各持有公司10%的股份。调入窦、、、周伟文、徐昕、等5名核心员工;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于2014年4月23日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015年7月18日,中欧基金再次发布股权变更公告,自然人股东窦、、徐昕、周伟文、将其持有的20%股份全部转让给上海木易投资管理合伙公司。目前,中欧基金的员工持股计划已经实现。
中欧基金通过股权激励和事业部改革吸引了众多大投资者的加入,并迅速扩大了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2013年,中欧仍是一家资产约100亿元人民币的中小企业,徘徊在生存线上。2014年,中欧基金净利润达到7067.25万元,2015年飙升至46113.33万元。
更多知情人士指出,在窦加入中欧基金之前,持有35%股份的外国股东意大利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寻找退出的机会。然而,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和业务部门的改革很快实现,认购外国股权的问题被放弃。
根据近年来的数据,中欧基金、前海开源等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然而,一些业内人士指出,由于股权估值等问题,股权激励往往在新公司或中小企业中顺利实施,行业内类似银华基金的案例是汇天富。
在行业的第一梯队,惠天富较早实现了员工持股计划。2015年12月28日,汇天富的注册资本由1亿元变更为1.176亿元,新增注册资本由员工持股平台上海鞠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认缴,溢价4.15亿元,持有14.98%的股份。事实上,2015年,汇天富的净利润达到9.4亿元,2016年,其净利润增至10.4亿元。
基金工具箱:
必读信息:24小时新闻滚动基金经理对市场前景基金的深入研究
基金收益表:基金排名主题基金
基金的尴尬:尴尬、增持和减持
基金交易:新发基金基金经理
精明投资:灵溪智投
公募论坛集锦:论坛专区|论坛研讨会(北京)|论坛研讨会(深圳)|论坛研讨会(上海)|论坛论文
标题:银华基金员工持股计划落地 公募再添股权激励样本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20773.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