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2025年中国很可能成为高收入经济体
本篇文章6366字,读完约16分钟
9月20日晚,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北京大学发表了演讲,网易研究院作了现场报道。
核心要点:
1.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从低收入到高收入的发展中经济体寥寥无几。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一个是韩国,另一个是台湾。到2025年,中国大陆可能会成为从低收入到高收入的第三大经济体。
2.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新自由主义盛行的时期,按照新自由主义进行变革的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低于1960年代和1970年代政府干预结构主义的时期,危机的频率仍然很高。
3.东亚这些成功的发展中经济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根据当时流行的理论,他们的政策实施时是错误的。
4.新街沟强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市场和一个有前途的政府。结构主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所倡导的发展产业违背了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如果在开放的竞争市场中没有比较优势,就不会有竞争优势。如果这些项目的竞争优势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危机将继续。
5.为什么我们的转型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了成功?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来的产业违背了比较优势,所以转型给了它保护补贴,保持了稳定。对于符合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我们应该积极利用这种情况,使其从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经济才能平稳快速发展。
6.新街沟的参照系改变了180度。最初,发达国家被用作参照系。现在,发展中国家被用作参照系。你首先拥有的是它的要素禀赋。根据你所拥有的,你能做好的是比较优势。然后通过市场和政府把能做好的事情做大做强。
以下是这次演讲的记录:
晚上好,林校长,老师们,同学们,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我很荣幸能够在国家发展研究院的这次“讲述”特别会议上谈论我近年来倡导的新街舞。
2009年,在我成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一周年之际,一项活动正式提出了新界说,这是发展经济学第三次浪潮中提到的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新街沟是发展经济学的一种思潮,我称之为第三次浪潮。发展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一个相当年轻的分支学科。我们都知道,自1776年亚当·斯密以来,现代经济学已经形成了一个现代经济学体系。然而,作为发展经济学,它与现代经济学是分离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发展中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在第一代领导人的领导下,追求本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希望本国能够赶上发达国家,实现富民强国的目标。因此,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可以独立于现代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第一波发展经济学或者说第一版发展经济学现在已经成了界说。因为当发展经济学脱离独立时,人们希望发展中国家变得富裕和强大。如果普通人(603883,诊所股票)都很富有,其物质基础是什么?这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必须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如何使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必须有和发达国家一样先进的现代重工业,它们当时是资本密集型的,规模很大。我们怎样才能巩固我们的国家?它必须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一样强大。如果你的经济实力和发达国家一样强大,你必须有发达国家的枪支、飞机和军舰。这些现代武器也是当时发达国家先进的资本密集型大规模重工业生产。
因此,在当时发展经济学刚刚分离的时候,发展中国家如果想要人民富裕,国家强大,就应该像发达国家一样发展现代资本密集型的大产业。然而,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是,这些产业无法在市场经济和市场资源配置下发展。因此,当时人们知道发展中国家有许多市场失灵。由于文化因素和习俗,没有办法在市场上配置资源来生产现代资本密集型产业。他们认为这个市场是由结构刚性造成的。那么发展中国家应该发展现代大工业。由于市场失灵,政府应该直接配置资源发展现代大工业。
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和道路基本上遵循了当时的结构主义,并利用政府干预克服市场失灵,发展现代大工业。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一些现代大工业,当它们建立大工业时,通常在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较快。然而,在这些大工业建立之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始停滞,危机开始持续,然后它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学习理论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并改造它。为什么结构主义在发展中国家落后似乎很清楚,但是按照这种理解去做的结果并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所以发展经济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问世。发展中国家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为什么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扩大了,却没有缩小?当时,人们认为发展中国家有太多的市场干预和扭曲。我们知道,如果对市场进行干预,就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如果市场出现各种信号、价格扭曲等,就会产生租金和寻租。这是个人资本,会有腐败。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当然很差。因此,第二波思潮现在被称为新自由主义,也就是说,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好。当时的观点是,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腐败和各种社会问题。因此,第二次发展经济学浪潮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人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取消政府对市场的各种干预和扭曲,以提高其经济绩效,进而建立起与发达国家一样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
用什么方式?我们都知道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当时也有一个共识,如果你想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你必须把这些市场经济所需的制度安排一次性到位。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主导的经济不如市场经济,如果政府主导的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就必须一次到位。如果你养了一只小狗,你会认为它的尾巴太长了。如果你切掉它的尾巴,你必须切掉它一次,而不是一个接一个。因此,在那个时候,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是三心二意的循序渐进,改变一点,保持一点,是最糟糕的方式。
但是现在发展经济学呢?当时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国家遇到了共同的命运,它们的经济崩溃、停滞并陷入危机。此外,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新自由主义盛行的时期,根据新自由主义进行变革的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低于1960年代和1970年代政府干预结构主义的时期,危机的频率仍然很高。
因此,从对问题的理解来看,第二波思想和第一波思想似乎说得很清楚、很有说服力,但根据这种理解改造世界的结果并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期。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200多个发展中经济体中,从低收入到高收入的经济体非常少。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一个是韩国,另一个是台湾。到2025年,中国大陆的这一部分很可能会成为从低收入到高收入的第三大经济体。在2008年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只有13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转向高收入,其中8个是欧洲国家,它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非常小。另外五个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少有发展中经济体能够真正实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让人民富裕和国家强大的共同追求。东亚这些相对成功的发展中经济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当他们的政策实施时,他们偏离了当时的主流理论。
例如,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有五个人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政策是什么?当时,主流思想认为,要想赶上发达国家,就应该发展和发达国家一样先进的产业。然而,东亚经济体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制造业开始,而不是立即开放现代大工业。当时,这种做法非常关键。发达国家发展了先进的工业,而你们发展了传统的小规模制造业。生产力水平如此之低,你怎么能赶上发达国家呢?他们是今天真正赶上的人。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转型期间,当时的普遍看法是,现代市场体系所需的安排必须一劳永逸地到位。当时,人们认为最糟糕的事情是像中国那样的双轨渐进改革。当时,学术界有一个共识,认为这种方法比原来的计划经济更糟糕。然而,从1980年代和1990年代至今,少数在转型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国家,如中国、越南和柬埔寨、东欧表现最好的波兰和斯洛文尼亚以及前苏联表现最好的乌兹别克斯坦,并没有采用休克疗法。它们都是渐进和双轨的,大型国有企业通常不会私有化。此外,这些表现良好的经济体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通常是市场经济或走向市场。东亚经济体最初是市场经济,但我们正在转向市场经济。因此,新自由主义谈论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不这样做,但是他们的政府不像新自由主义,他们更像一种结构主义所说的对市场有大量干预的政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知道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帮助我们改造世界。现代主流理论似乎帮助我们理解世界,但没有办法帮助我们改造世界。对于这些成功的经济体,结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无法解释它们的成功。因此,我认为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有责任理解发展中国家成功和失败背后的原因,并提出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新街沟正在这方面努力。
在提出新界说时,我经常说我们应该回归亚当·斯密,但我说回归亚当·斯密并不是回归财富理论的结论。国家的财富强调分工和看不见的手。我说亚当·斯密在《回报》中的研究方法是亚当·斯密在《回报》中的研究方法,亚当·斯密的研究方法在他的书名中已经有了明确的标记。财富理论中国家财富的性质及其决定因素的研究。作为发展经济学,它研究现代经济的发展。它的本质是什么?最本质的表现是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水平上升背后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是由于劳动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新的增值产业的出现。在创新产业升级过程中,由于规模经济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基础设施电力供应、港口供应和道路基础设施都应得到改善。软体制安排、金融和法律必须不断完善。只有这样,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交易成本才能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部分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经济增长的实质是一个技术、产业、硬基础设施和软制度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当我提出新界说时,我主张用新古典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这些结构性变化。它背后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产生它的因素是什么。那么,根据现代经济学的术语,如果我用新古典主义的方法来研究结构和结构变化,我应该被称为结构。就像用新古典方法研究金融一样,它被称为金融经济学;既然我用新古典主义的方法来研究结构和它的变化,我应该称它为结构,那么我为什么称它为新结构,因为在我面前有结构主义。为了区别结构主义,我称之为新结构。现代经济学中有先例。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它被称为新制度经济学,主张以新古典主义的方式研究制度和制度变迁。在20世纪,有一个制度学派,为了区别它,它被称为新制度经济学。新街沟是区分它和街沟的新方法。
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产业、技术、硬基础设施和软制度安排都决定了要素禀赋结构,而经济理论禀赋是资本和自然资源。我们可以看到,发达国家都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从新街沟的角度来看,由于发达国家资本相对丰富,它们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具有比较优势。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缺乏资本,资本要么是劳动密集型的,要么是自然资源密集型的,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不同的产业是由不同的要素禀赋带来的比较优势造成的。在经济发展中,我们应该怎样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你必须不断地从劳动或自然资源密集型的农业向现代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和升级。但是,由于不同的行业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要使这种升级具有可持续性,就必须首先改变要素禀赋结构。在资金相对短缺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想办法使资金相对更多。我该怎么办?
按照新街沟的思路,最好的办法是根据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自己的工业技术。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的生产成本将是最低的。此外,如果有合适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你可以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在拥有竞争优势后,你可以创造最大的盈余和最大的资本积累。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有了自发升级产业的基础。这是新街沟的想法。
但是根据比较优势发展是经济学家能够理解的一种语言。在进行自发的产业和技术选择时,如何让市场中的企业家根据国民经济的比较优势进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制度安排和有效的竞争市场。因为有一个有效的竞争市场,要素的相对价格将反映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当企业家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时,他们会根据要素禀赋的相对区间形成价格信号,选择合适的技术和产业,这符合比较优势。因此,经济要发展好,市场要选择好。
然而,如果经济要发展得好,就必须有一个政府,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硬基础设施和软体制安排不断得到改善,必须有愿意通过采用新技术来承担风险的企业家。这个企业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无论成败,都可以为其他企业家提供经验。这被称为外部性,在有人愿意成为第一个尝试新技术和行业的企业家之前,有必要给他激励。第一个创业者能否成功,并不取决于他是否有创业精神,而是取决于他进入新行业所需的硬基础设施和软制度安排是否更加完善。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制度,无论是金融还是法律,都不是企业家能够做到的,而是必须由政府来完成的。所以我之前谈到了一些成功的经济体,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政府扮演着积极而有希望的角色。因此,新街沟强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市场和一个有前途的政府。从这样一个理论体系来看,结构主义的失败是什么?结构主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所倡导的发展产业违背了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如果在开放的竞争市场中没有比较优势,就不会有竞争优势。如果这些项目的竞争优势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危机将继续。
为什么现代市场体系会失败?由于许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都是在结构主义时期形成的,如果补贴得不到保护,这些产业就会崩溃,导致大事业、社会不稳定和政治不稳定。当然,经济不可能发展。而且有很多行业都与国防安全有关,所以我们不能让它倒下。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及时给予保护补贴。私有化之后,显性补偿变成了隐性补偿。根据理论和经验,给予的保护补贴越多,效率越差。为什么东亚经济成功?因为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早期发展符合其比较优势。为什么我们的转型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了成功?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来的产业违背了比较优势,所以转型给了它保护补贴,保持了稳定。对于符合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我们应该积极利用这种情况,使其从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经济才能平稳快速发展。随着资本的快速积累,违背比较优势的老工业逐渐与比较优势接轨,对这些老工业的保护性补贴由雪中送炭变为锦上添花,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从这个角度来看,前两次发展经济学浪潮从出发点和意图上都是好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失败了呢?原因总是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系,看看发达国家有什么,发展中国家没有什么,让发展中国家拥有发达国家所拥有的。结构主义取决于发达国家做得好。如果发展中国家做得不好,他们应该像发达国家一样,信奉自由主义。新街沟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参照系的180度变换。最初,发达国家被用作参照系。现在,发展中国家被用作参照系。你首先拥有的是它的要素禀赋。根据你所拥有的,你能做好的是比较优势。然后通过市场和政府把能做好的事情做大做强。如果是这样的话,每个发展中国家在任何时候都将有机会,每个发展中国家都能够像中国一样保持经济稳定和快速增长。这是中国和东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我认为这次经历对人类非常重要。今天,世界上85%的人仍然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他们都和我们有着同样的愿望,希望实现自己国家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让人民富裕起来,让中国强大起来。
我们知道理论的实用性来自于条件的兼容性。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发达国家。简单照搬发达国家的理论通常是一个问题,即淮南是橘子,淮北是苦的。刚才姚校长说,我们的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应该比肯尼迪学院好。我有信心,因为肯尼迪学院教授发达国家的理论,而我们教授发展中国家的理论。这些理论能够真正帮助发展中国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与我们的共同追求、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谢谢你!
标题:林毅夫:2025年中国很可能成为高收入经济体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7081.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