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业加力去过剩“展能”
本篇文章1707字,读完约4分钟
2016年,中国会展业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清4月2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第12届年会暨中国会展经济(海口)论坛上发表讲话,表示2017年中国会展业要想继续转型发展,必须从会展业的供给侧改革中寻找一条现实的路径。做好会展业的供给侧改革是一篇好文章。
转型和发展必须从供应方改革中找到一条道路
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协会统计委员会统计,2016年,中国举办展览9866个,同比增长6.3%;展览面积达到1.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2.5%。袁再清还透露,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会展业、节庆业、文化活动和获奖旅游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袁再清认为,2017年,会展业要想继续转型发展,就必须从会展业的供给侧改革中找到一条现实的路径。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近年来,国家把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会展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袁再清强调,会展业的供给面改革应该有以下三点认识:第一,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其加速转型和优化发展是国民经济供给面改革和优化的结果。其次,会展业作为平台经济产业,将在推动国民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各相关产业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在会展业内部,也有必要促进供应方面的结构改革和优化。必须消除展览业的过剩产能,弥补展览业的不足,提高展览业高质量产品的供给。
消除过剩“扩张产能”的任务十分紧迫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褚湘银在论坛上作了题为“会展业供给侧改革与创新发展”的主旨发言。褚湘银说,会展业是一个服务业,围绕会展项目的运营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服务链。会展业的服务范围很广,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即会展项目规划和运营服务、商务服务、场馆设施建设服务、商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会展项目规划和运营服务是整个会展业的核心。
褚湘银认为,会展业的五大服务商是会展业的供应商。在不同的展览活动中,供应商和需求者的角色不断变化。例如,展商是展商的供应商,展商是展商的需求方,而展商是产品或技术的供应商,与之对应的买方是需求方。对于专业买家来说,他们来展会时是需求方,但他们在展会上购买的产品或设备应该转售给最终消费者,而最终消费者是展会活动的最终买家。在整个展览产业链中,所有的服务提供者都是展览的提供者,只有消费品的制造商或最终消费者才是展览活动的最终需求者。会展业供方改革是指会展业产业链中的相关方,包括政府、建筑商、参展商和参展商,他们都是会展业的供应商,都需要进行供方改革。
褚湘银还表示,消除过剩产能是中国经济供应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业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展览供过于求。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统计委员会统计,去年中国举办了9866场展览,展览面积超过1.3亿平方米。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展会很多,但展会质量有待提高,仍然存在很多低质量展会的现象。例如,一些展览有相似的主题并且不是高度专业化的。如今,许多城市都有旅游展览会、科技博览会和文化博览会。会展业同质化竞争凸显出区域产业特征不明显的问题。另一方面,展览场地供过于求。据2016年统计,中国有300多个展厅,建成后的展厅展览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成为世界上展厅数量最多、展览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同时也存在展厅利用率低的问题。去年,中国展厅的平均利用率只有18%。
对于如何改革会展业的供给面,褚湘银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制度建设,逐步推行标准化建设,利用标准化建设对展会进行事中事后监管,淘汰一些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展会。有必要研究中国特色的品牌展会认证体系。重点应放在发展工业展览和振兴实体经济上。具体而言,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会展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地研究制定实施细则,促进会展业健康有序发展。要充分发挥会展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尽可能避免市场机制的干扰和扭曲。应注意增加高质量和高效率展览项目的供应。要完善政府的会展支持政策,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营造有利于会展业和整个领域的包容性发展环境。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提高展会供应的有效性,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标题:会展业加力去过剩“展能”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9102.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