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落实需协调推进
本篇文章1513字,读完约4分钟
政策观察
本报记者曹
几天前,指导北京发展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草案发布并公开征求意见。该草案由六个部分组成,紧紧围绕城市的战略定位、空的布局、要素配置、城乡统筹,以解决“大城市病”,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同时,作为蓝图规划,草案明确了“融合水城、交织蓝绿、传承文化”的总体特征,强调了“海绵城市”的建设。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海绵城市的概念已经不再新鲜,城市“望海”现象所凸显的城市排水和蓄水问题也引起了普通百姓、企业和政府的普遍关注。相应的试点城市建设规划相继出台,北京也在其中,成为第二批试点城市之一。
海绵城市建设,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城市内涝。传统的粗放式城市开发建设破坏了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和水文特征。河流、湖泊、绿地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地面的不断硬化,使得雨水在短时间内形成径流,这往往导致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容易积水。
另一方面,必须提高水的储存和净化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水文循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这对北京这个超大型缺水城市尤为重要。根据水利部的调查统计,在过去的10年里,北京市保持了36亿立方米的需水量,年均水资源不足21亿立方米,年超采量达到5亿立方米。
针对上述情况,当北京市规划和土地委员会首次发布首都海绵城市的解释时,很明显,北京已经确定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总体目标——通过增加空的蓄水量,雨水将被留在后面;通过改造坚硬的路面,雨水会渗下来;雨水可以通过延长回流路径来净化。把北京建设成一个宜居、充满活力、缺水的地区,一个建设海绵城市的典范。同时,依托河流、湖泊、绿地等重要海绵,北京将建成“三环”、“五水”和“九楔”,这将成为空控制雨水消耗的主要储存空间。目前,北京已将通州和延庆定为试点地区,通州将结合副中心建设,打造平原“海绵城市”;延庆将结合世博会建设,在山前建设“海绵城”。
在此基础上,更具体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20%的城市建成区实现70%的当地雨水消耗。到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区将接收当地70%的雨水。
为实现上述目标,北京还提出新建区域将按照地方标准“3、5、7”的要求,全部建设雨水控制利用小区。也就是说,当建筑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时,每千平方米的硬化区将配备储存容量不低于30立方米的雨水储存设施。至少50%的绿地应为凹形绿地,以保留雨水。建筑物和社区、公共停车场、人行道、人行道、自行车道、休闲广场和室外庭院的透水铺装率不得低于70%。
事实上,北京海绵城市的建设,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新建地区的用水标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对建成区的海绵设施进行升级。与新建区建设相比,旧住宅区改造、道路修复、绿化养护等项目的建成区升级往往面临诸多限制,在升级改造过程中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记者认为,这也是实现上述具体目标需要克服的困难之一。为了有效促进建成区的设施升级,市规划和土地委员会表示,雨水控制和利用应纳入旧住宅区和棚户区改造,并对其进行重点评估。
另外,海绵城市的建设不是一个独立的工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例如,在北京的规划中,城市“海绵”的建设,如公园绿地、道路建设和停车场改造,需要由不同的部门如园林和交通来实施。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规划层面的总体规划和部门间的协调外,施工验收和运行监督的相关标准还需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以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对此,北京市政府去年发布的《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的分工方案要求,2020年前编制北京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和技术指南,配套制定规划、建筑、景观、供水、交通等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
标题:北京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落实需协调推进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8338.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第三方金融服务能为百姓做些什么
下一篇:A股闯关MSCI预期再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