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手笔:深入探寻现代化建设路径
本篇文章1360字,读完约3分钟
目前,我们正处于“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不仅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的目标,而且要抓住机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的目标迈进。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这里有三个想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经济发达地区可以率先启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探索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途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势在必行。经济发达地区将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发达地区自身来看,在实现高水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上,迫切需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从全国来看,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正在从地方现代化走向国家现代化。发达地区要率先探索,积累经验,发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更加平坦。同时,发达地区率先启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也能更好地帮助欠发达地区。
不同地区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应该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产业结构有很大差异,当前的现代化状况也将不同。从全球来看,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例如,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有些国家有很大比例的工业,有些国家有很大比例的服务业,有些国家有很大比例的农业,但这并不影响它们的现代化。这表明,一方面,中国各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不应盲目攀比和简单模仿,而应实事求是地选择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和模式;另一方面,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因地而异。城镇化率、服务业比重等国家基本现代化的指标是总体指标,不能平均分解到不同地区,也不能要求不同地区达到相同的标准。例如,在国家一级,应适当降低农业比重,增加服务业比重;但是,对于某些地区来说,发展现代农业可能更适合于基本实现现代化。
现代化进程也是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因此我们应该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对现代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空在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着规模问题,这既需要国家规划,也需要区域规划。但是,在实践中,很多地方的规划和发展都存在一个误区,即没有考虑空房的大规模开发,而只考虑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县进行闭门规划。在一些地区,发展指标被分解为县和镇。这种做法不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不符合现代化的规律。虽然中国不同地区的现代化状况会有所不同,但空在不同地区推进现代化的规模不可能像一个城市和一个县那么小。即使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不能单独实现现代化。因为现代化区域包括中心和外围,中心的现代化离不开外围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现代化要求周边地区分工合作,从而降低成本,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同时,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效应和扩散效应,可以促进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包括中心和外围在内的区域将成为整体的中心,并带动更大范围的发展。因此,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打破区域分割、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
(作者是南京大学教授)
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1日07版)
标题:大家手笔:深入探寻现代化建设路径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9788.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