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峰:中国经济“四稳三进”可持续性强
本篇文章1532字,读完约4分钟
10月21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莫砺锋、、副主任哲介绍“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和《中国企业家》杂志等记者走进现场,积极提问。
莫砺锋表示,2012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艰难,但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定、积极的发展态势,可以概括为“四稳三进”。
一是稳定,主要经济指标相对稳定。从2012年到2016年,经济增长率年均增长7.2%。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74.4万亿元,预计今年将超过80万亿元,五年内增长20多万亿元。“这不容易。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已从高速平稳过渡到中高速,但经济增长的绝对量与上年相比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他对莫砺锋说。
其次,价格相对稳定。近年来,物价涨幅在2%左右,最高涨幅为2.6%,最低涨幅为1.4%。尤其是农副产品的价格相对稳定,这使得人们的获利意识越来越强。价格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三,就业相对稳定。2012年,创造了1260多万个新工作岗位,自2013年以来,每年创造了1300多万个新工作岗位。今年前9个月,就业人数为1097万,预计到年底就业人数将达到1300万。“五年内,有超过6500万人就业。创造这么多新的就业机会,如果没有相对稳定和健康的经济发展,那是不可想象的。”他对莫砺锋说。
第四个稳定是稳步摆脱贫困。中国每年有1000多万人摆脱贫困,到今年年底贫困率可降至4%以下。“后面的工作量仍然很大,但是从过去的五年来看,很难为6000多万人实现稳定的扶贫。”
在进步方面,说有三个明显的进步:
一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到,近年来推行的1500多项重大改革措施都是“硬着头皮,闯险滩”,体现了艰苦奋斗的改革精神,但波澜不惊,效果好于预期。
第二,“三比一,一滴一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国推进了钢铁和煤炭的去产能化,并通过市场化和法治化稳步推进。到目前为止,钢铁和煤炭累计过剩产能已超过1亿吨和4亿吨,同时有110多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去”和“补”的其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第三,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显著进展。中国仍有大量的传统产业,但这些传统产业已不再是过去的传统产业,而是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产业,在体制机制和产品研发方面都发生了彻底的变革,转型升级的速度大大加快,充分发挥了活力。这为今后经济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包括今年在内的过去五年,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持续健康发展?莫砺锋强调,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作出了非常明确的回答: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二是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指导;第三,中国有强大和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精力做大事和困难的事情;第四,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有超级执行权,包括组织、动员和执行的能力。
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关于当前资本“从现实转向虚拟”的提问时,张勇表示,总体而言,虽然存在从现实转向虚拟的现象,但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持续稳定的。
“关注实体经济,关键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投资效率低、供给质量低等问题。”张勇指出,首先是弥补发展的不足,增加有效供给;二是促进权力下放,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实施创新驱动,转化发展动能,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提高创新要素对实体经济的贡献率;第四,要化解过剩产能,优化现有资源配置。此外,要完善支持实体经济的服务体系,包括金融服务和政府服务,使实体经济发展更加便捷高效,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标题:何立峰:中国经济“四稳三进”可持续性强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8011.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