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改造与增量改革推动 民间资本助银行业全面改革
本篇文章2483字,读完约6分钟
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其中,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中小银行主动发挥“鲶鱼效应”,激发金融体系活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积极探索和尝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如今,“股改”和“渐进式改革”的理念正在迅速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这不仅为民间资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
“股改”:民间资本推动城市商业银行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其中,私人资本通过发起设立、认购新股、股权转让、并购等方式进入银行业。,这已成为银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实一步。
根据中国银监会提供的一组数据,截至目前,民间资本占城市商业银行总股本的53%以上,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已经100%为民间资本所有。
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商业银行加快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不仅有效化解了历史风险,而且增强了银行的资本实力,促进了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与大中型银行相比,一些城市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始终保持在两位数,充分显示了其发展活力。今年上半年,四家a股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两位数增长,其中贵阳银行(601997,股份咨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02亿元,同比增长3.59亿元,同比增长23.26%。此外,南京银行(601009)、宁波银行(002142)和江苏银行(600919)的净利润分别为51.05亿元、47.65亿元和61.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03%、15.14%和10.11%
同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优于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速明显放缓。根据银监会的数据,截至上半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1%,低于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上半年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一季度末上升0.01个百分点,增速明显放缓。
值得一提的是,十八大以来,城市商业银行立足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逐步探索了差异化定位、特色化经营的发展道路,打造了许多特色品牌。例如,总资产近3万亿元的北京银行(601169),一方面打造了“科技与金融”品牌,为2万家小微科技企业提供了3000多亿元的信贷资金。为北京90%的创业板上市公司、83%的中小板上市公司和53%的新三板上市公司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北京银行致力于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率先成立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特许经营机构,向全国近5000家文化创意企业提供1500亿元贷款,以“文化金融”品牌服务文化强国战略。
“渐进式改革”:打破私人银行准入的“玻璃门”
打破准入“玻璃门”,对私人银行不设限,是进一步推进银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
民营银行试点始于2014年,首批试点银行包括深圳前海伟忠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温州工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和浙江网上招商银行。此后,2015年6月,《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准入条件和许可程序等全面制度安排出台,民营银行进入正常发展阶段。
到目前为止,共有17家私人银行获准建设。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已开业的8家民营银行总资产约为1800亿元,贷款余额超过8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获批的民营银行中,有互联网背景的民营银行多达8家,如腾讯是深圳前海伟众银行的最大股东,蚂蚁金融服务是浙江互联网商业银行的最大股东,苏宁尚云(002024,咨询股)是江苏苏宁银行的最大股东。银行业的这些“新生力量”将互联网基因带入金融领域,不仅起到了丰富和完善我国金融组织体系结构的作用,而且增加了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成分,将竞争机制引入金融业,对传统金融机构施加了强大的外部压力,有效加快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改革。
现有网上银行在服务效率和成本方面形成了差异化优势。以伟忠银行为例。从个人授信审批时间来看,伟忠银行只需2.4秒,资金以秒计算;就单个账户的it运维成本而言,伟忠银行比传统模式降低了90%;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及时性方面,伟忠银行可以提供7×24小时服务。
从两年前开始,私人银行开始将亏损转化为利润。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伟众银行和互联网商业银行这两家私人互联网银行已经开始盈利。截至2016年底,卫忠银行净利润达到4.01亿元,全行个人小额信用循环贷款“小额贷款”共发放1987亿元,主动授信超过7000万人;网上商业银行净利润约2.55亿元,小微企业累计贷款928亿元,服务小微企业客户248万人。
鲶鱼效应:有效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无论是加快转型升级的城市商业银行,还是十八大以来新崛起的民营银行大军,其根本发展都是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从而提供更具包容性的低门槛、便捷的金融服务,从而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中国进入新经济常态以来,深化金融机构改革的重点是改变经济结构和金融组织体系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特别是随着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虽然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对小微企业进行扶持。融资难和融资贵仍然是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加快金融机构改革步伐已成为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共享金融服务的雨露,民间资本的进入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突破口。
例如,2015年5月,伟忠银行在中国推出首个信贷产品“小额贷款”,实现互联网在线运营,很好地诠释了“包容性”和“便利性”的内涵——为用户提供最低500元、最高30万元的贷款服务,满足客户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消费或临时资金周转;实现7×24小时服务,贷款申请无担保。整个操作过程可以在微信或手机qq上完成,支持按需借还。
一般来说,民间资本的进入不仅对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改善了传统金融资源与经济发展需求的不匹配。同时,它也有效地约束了由于这些领域的金融资源覆盖面不足而衍生的非正规地下金融活动,有利于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市场稳定。
标题:存量改造与增量改革推动 民间资本助银行业全面改革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6425.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