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困境的症结是缺乏场景化
本篇文章1048字,读完约3分钟
这是虚拟现实最好和最差的时代。虚拟现实始于2015年,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的第一年,但它在年底立即引发了一场“寒冬争论”。
根据canalys研究所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2017年第一季度,美国消费者贡献了全球虚拟现实市场销售额的40%,日本上升到第二位,达到14%,而中国的市场份额下降到11%,只剩下第三位。
卡纳利认为,中国消费者似乎对虚拟现实漠不关心,用户不愿意为包括虚拟现实在内的内容付费。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一大批企业正争先恐后地将眼镜和头盔等硬件推向平台和门户,但内容的稀缺限制了虚拟现实行业的良性循环。
虚拟现实追求身临其境和基于场景的体验,但是现在用户的参与意识太弱,仅仅作为观众的用户显然不能支持虚拟现实的民族热情。
虚拟现实的流行与流行的直播、视频短片甚至新的零售概念恰恰相反——原因是缺乏用户参与。
直播和视频短片针对的是ugc,它允许用户在观众和企业家之间自由切换。移动互联网极大地降低了参与的门槛,让主持人和观众进入一种身临其境的社交体验。
阿里巴巴和小米推出的新零售模式旨在重建“人与货场”的互动关系,特别是新品“盒子马宪生”(Box Maxin sheng),让用户从电脑后面回到真正的商店。核心仍然是身临其境和场景体验。
广告营销大师、分众传媒(Focus Media)董事长蒋南春在介绍老朋友吴胜的《场景革命》一书时,将场景革命比作继交通革命之后最大的商业创新模式――无非三个特点:“圈子与社区、体验与情感、新场景与新联系”。
虽然营销和产品并不完全一致,而蒋南春和吴胜更喜欢前者,但场景革命的维度已经渗透到创业模式的各种新概念中。
比如前面提到的直播和新零售,美团ceo王星称赞的“下半年”,京东董事长刘叫嚣的“第四次零售革命”,甚至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地面竞争中难以察觉的老话题“o2o”,都充满了“去流思维”、“身临其境”、“场景导向”的实验。
营销和商业模式仍然相同,产品和技术驱动力也不太大。
另一个热门话题是人工智能,但无论是李彦宏、傅升还是王小川,他们都不得不承认,算法和数据没有一个很强的门槛,关键是要与行业融合。
回到vr、ar和mr,它应该更适合身临其境和基于场景的体验,但它在资本陷阱和交通泡沫中迷失了自己,在没有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堆积了大量的眼镜和头盔,以及远离生活本身的那些低级或空灵的内容幻觉。
Vr不温不火,因为质量基础不够。产品落地的困难仍然需要通过产品的实用性来解决。这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但企业只能解决其中的一部分。
标题:VR困境的症结是缺乏场景化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5734.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巨人网络半年净利6.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