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副市长: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如何无缝对接
本篇文章1284字,读完约3分钟
有些人在短暂的一生中,因为各种各样的机会,需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角色;在他们漫长的历史中,一些城市需要及时改造以获得新的生活。
2017年10月31日,世界城市日在广州举行。在“可持续城市化与城市治理”会议的主题下,如何在城市发展遇到瓶颈时进行转型,成为国内外市长、专家和学者关注的话题。“非常痛苦”,徐州市副市长赵立群在市长对话会上谈及徐州的转型感受,觉得回顾过去十年的发展并不容易。
产业转型的平稳过渡
徐州位于江苏省北部,最初是一个资源型城市。徐州作为江苏省的煤炭基地,有着100多年的煤炭生产历史,有150多个煤矿处于煤炭生产的高峰期。
然而,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徐州的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徐州已逐渐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赵立群说,当时徐州正面临转型升级和发展。幸运的是,工业转型更早。徐州市委、市政府早在十多年前就规划并开始改造徐州的工业。
徐州从过去的煤炭、煤化工、煤电工业向现代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医药工业转变,取得了蓬勃发展。
值得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关注的是,徐州的转型是一个平稳过渡。赵立群介绍说,徐州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早有把握的。城市新旧产业的转型实现了无缝对接,不是悬崖式的转型,而是一种渐进而平静的转型,效果依然显现。
人力资源帮助徐州实现了产业转型。赵立群表示,徐州拥有相对较好的大学和充足的人力资源,为徐州的产业转型升级、城市生态恢复和城市修复奠定了人才储备基础。
同时,先天的优越地理位置也帮助徐州转型。赵立群提到徐州的交通非常紧张。徐州曾被称为“五省通衢”。现在徐州有各种交通方式,如铁路、高铁、水运、导航/0/、管道、高速公路等。每天有290多辆高速列车通过徐州,对周边地区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城市发展应加强规划和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徐州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在资源不断被开发后,留下了许多生态伤痕。
“破坏性”,赵立群感叹,“徐州被称为半城煤灰,一城土。”
这给徐州的城市管理者带来了困惑。在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必要偿还历史债务,修复城市的许多伤疤,加快城市建设的发展。如何处理这个矛盾?
赵立群说,第一是计划好,第二是建设好。徐州也探索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国家商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徐州山清水秀,生机勃勃,这与徐州的生态恢复有很大关系。在过去的十年里,徐州市在生态恢复、棚户区改造和黑臭河道整治方面共投入了650亿元。目前,徐州规划区内有2条河流和7个绿水湖泊,规划区内有72座青山。这是城市双重修复(生态修复和城市修复)的结果,徐州成为城市双重修复的受益者之一。
中国综合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市长协会城市研究顾问李金魁认为,徐州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这与徐州的后发优势和它的先发选择密不可分。
李金魁还说,中国有200多个像徐州这样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所以徐州的情况对中国许多城市来说是普遍的。
在新一轮规划中,国务院将徐州定位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赵立群认为,这是由于近年来徐州生态治理、产业转型和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为苏北和徐州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
标题:徐州市副市长: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如何无缝对接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2896.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