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业也需要转型升级
本篇文章1211字,读完约3分钟
学者观察■迟福林
“十三五”期间,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节点。与20世纪90年代有很大不同:一方面,经济转型升级使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形成再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经济转型和升级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为就业结构调整和再就业提供了机会,扩大了空空间。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目前解决产能过剩的办法不仅造成了巨大的失业,而且还逐年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一些地区还面临着招聘工人困难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初步形成,就业能力逐渐增强。在这种背景下,要实现去产能和扩大就业的双重目标,必须在扩大就业的同时,把握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调整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
充分发挥中小服务型企业在吸纳再就业中的主体作用
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比重与服务业就业比重仍存在较大差距。2016年,服务业占51.6%,但其就业仅占43.5%。这与中等收入国家的60%和高收入国家的7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也就是说,虽然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国吸纳再就业的主要渠道,但其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服务业吸纳的就业90%以上是由中小企业贡献的。实践证明,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与扩大就业的同步,必须高度重视中小服务企业的发展。建议:一是支持中小服务型企业发展,将其作为扩大就业的重点方向,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二是尽快在服务业实施负库存管理,鼓励企业和个人在服务业创新;第三,努力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困难,实行减税免税。
把公益性法人作为扩大就业的重点之一
从国际经验来看,公共福利服务是一个国家在中高收入阶段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例如,美国非营利部门的雇员约占美国总就业人口的10%。由于公益性法人制度改革尚未解决,其在扩大就业中的作用远未发挥出来。未来几年,为适应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进程,公共福利领域的就业规模可能会增加数倍空空间。目前,在公益性法人制度改革难以取得大突破的前提下,建议政府购买服务应与公共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同等对待,使政府购买成为公益性组织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推动力。
强化政府再就业职能,重点发展职业培训和教育
从现实分析来看,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再就业问题的突出矛盾不是就业规模,而是就业结构。由于职业培训和教育
展览滞后,“伟大的工匠”和技术人员严重短缺。例如,日本工业工人中高级技术人员的比例为40%,德国为50%,而中国仅为5%左右,差距接近1000万人。以老年护理为例,实际上需要1000万合格的老年护理人员,但实际供应严重短缺。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大趋势,解决再就业问题,重点应放在加强职业培训教育和职业教育市场开放上。建议:一是尽快出台产能下岗职工职业教育培训计划,政府购买再就业培训服务;第二,逐步将某些行业的职业资格认定权下放给合格的行业组织和社会组织;第三,利用社会力量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市场的有序开放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作者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标题:再就业也需要转型升级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1920.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成效初显
下一篇:第九届外洽会 11月将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