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为了什么
本篇文章1184字,读完约3分钟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控制框架”。什么是“双柱”框架?建立双柱框架的目的是什么?在昨日举行的第19届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研讨会上,央行的两位“权威”给出了详细解释。
第19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在央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控之前,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货币政策有所改善,有了新的工具和方法,并进行了调整。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调整和修正;与此同时,金融危机后出现了另一种重要的监管手段,即二十国集团、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实行宏观审慎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正常的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太多的顺周期因素。当经济好的时候,股市好,公司有更多的利润,同方向的驱动力相对较大。因此,有必要采取所谓的反周期政策措施。”周小川说道。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央行副行长易纲也表示,在金融危机之前,主流央行的政策框架是以货币政策为核心,价格稳定是政策目标。然而,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价格稳定并不意味着金融稳定。在危机之前,美国的价格是稳定的,但是金融资产的价格急剧上升。市场行为显然是顺周期性的,跨市场风险具有高度传染性。
“许多国家已经反映出,仅靠货币政策不足以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金融系统风险的主要来源是金融顺周期性和跨市场风险传染。宏观审慎是金融顺周期性和跨市场风险传染的良药。”易纲说。
因此,易纲认为,建立双支柱监管框架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保持货币稳定;第二是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此外,周小川表示,金融危机后,各国都更加重视金融稳定。除了引入宏观审慎监管,许多国家还强调更新金融监管标准,如巴塞尔协议三,该协议对资本质量、流动性和杠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更早开始探索和实践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2011年,央行正式推出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要求金融机构“有多少钱做多少业务”,资产规模的扩张速度应与经济发展和资本规模相适应;2016年,央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将更多的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纳入管理,从七个方面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实施反周期调整。
除了mpa,易纲还表示,中国的宏观审慎框架还包括其他两个方面。第一,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将跨境资本流动纳入精神创伤和痛苦;二是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审慎管理,核心是形成基于城市政策的差异化房地产调控政策。然而,周小川也承认,尽管中国开展了上述工作,但在制度、规则制定、政策协调等方面做得并不好。因此,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两大支柱”监管框架,使两大支柱能够更好地合作。诸如“一个集团的三次会议”和主要金融机构等机构间组织也希望做得更好。同时,从全球角度来看,“两大支柱”监管框架仍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标题: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为了什么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7892.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