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劣质的环境监测数据走开
本篇文章1211字,读完约3分钟
实现法律监督、科学监督、诚信监督,以说服群众,经得起科学验证和历史检验
空的气体质量数据准确吗?河流污染不可信吗?排污单位报告的指标中是否有水分?谁应该听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大战?发表新的意见可能会解决公众的这些“环境问题”。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和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充分体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对进一步深化环境监测改革、完善环境监测体系、解决环境监测中的突出问题、有效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的环境保护正处于承前启后、取长补短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千方百计解决这个问题。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的防治作为环境保护的核心任务,需要一系列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作为支撑和保障。
“最好的工具是五官,污水取决于视觉,气味取决于嗅觉。”公众对环境监测有许多疑问。近年来,国家把提高监测能力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性重点工作,环境监测在能力和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了陆海一体、天地一体、上下协调、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对客观评价环境质量、反映治理成效、制定环境治理政策、保障公众知情权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环境监测数据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公众对用于指导其生活的准确数据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环境监测数据有时与公众的实际感受不一致,地方对环境监测的不当干预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甚至发生了严重的数据造假事件。例如,Xi安的一个监测站为大气环境监测仪器“戴上了面具”;有些地方旨在“精确”治理环境监测点;一些企业甚至动用各种歪脑筋,比如从矿泉水瓶中抽取“污水”,破坏在线监测传输,造成数据异常。这些行为破坏了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信度,不仅容易误导环境管理决策,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的生命线。为确保数据质量的生命线,必须明确各方责任,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责任制;创新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监控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监管能力,建立防范和惩治欺诈机制。推进并不断深化环境监测改革,实行“谁负责号,谁负责签名”的责任追溯制度,探索建立监测人员数据欺诈用工禁止制度,实现对干扰环境数据采集和公然欺诈的“零容忍”;只有实现合法监测、科学监测和诚信监测,才能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全面、准确、客观和真实,才能说服群众,经得起科学验证和历史检验。
环境监测数据事关治理污染、弥补不足的艰巨任务,事关人民群众的关心和期望,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提高认识,切实负起责任,制定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人民日报(2017年9月22日05版)
标题:让劣质的环境监测数据走开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6733.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