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信息网依托最权威、最丰富、最及时、多媒体的本地新闻资讯为基础,以凝聚强、互动快、情趣高、影响大的互动传播平台为手段,以政务服务、商务服务、便民服务、增值服务为特色,充分满足网络时代广大群众对信息传播服务的新需求。

主页 > 新闻 >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来源:网络转载更新时间:2020-10-03 08:09:40阅读:

本篇文章3276字,读完约8分钟

九月,浙江省的五年级学生开始上中医课。

据了解,目前正在紧急印刷60万册教科书,第一批10万册教科书将很快出现在教室里。

这意味着“中药从娃娃开始”的宣传已经变成了实际行动。尽管存在种种争议,但浙江的行动无疑对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的实验意义。

浙江的创业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教材主编:传递科学价值和精神

如何传承中医文化一直是一个话题。

在2009年两会期间,CPPCC委员李萍提出了“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生课堂”的建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随后的几年里,几乎每年都有NPC代表或CPPCC成员在两会上发出类似的声音。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2015年10月,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率先提出将中医药相关知识纳入地方中小学课程教材。

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明确要求各省市大力推广中医药文化知识,推动中医药进入校园、社区、村庄和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和体育卫生课程。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此后,各省的地方政府都颁布了政策来执行这些政策。2016年11月,河北省颁布了《河北省中医药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规定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和体质健康课程。2017年1月,安徽省还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搭建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建设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和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推广行动,推动中医药走进校园、社区、村庄和家庭。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事实上,早在2012年6月,北京就宣布已经全面启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工作。然而,北京的“中医走进课堂”计划只是用来宣传中医知识,而不是必修课。它不进入中小学课程,也不安排考试。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浙江之所以被推到前列,与它“先试”的开创性工作不无关系。

今年4月8日,在浙江省中医研究院成立10周年和小学中医药与健康教材启动仪式之际,浙江省高调推出了我国第一套小学中医药教材。这意味着浙江实际上已成为中国第一个将中医药知识纳入当地中小学课程的省(自治区或市)。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随后,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浙江省2017学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显示,中医药与健康课程被纳入省级地方通用课程教材,在小学五年级和下学期使用,是小学教育扩展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9月,随着学生开学,这套布置在小学五年级的中医教材让很多家长“伤透了心”。

同意的家长认为中医是一个世纪的精髓,鼓励孩子养成“四季分明”的习惯,多做运动是一件好事。反对中医的家长认为中医晦涩难懂,成人无法理解,但小学生哪里能理解呢?此外,五年级临近“初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更大,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对此,该教材主编、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方剑乔最近公开回应说,安排五年级真的很尴尬,但他太年轻,语言水平不够,担心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

他说中医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它有一些人文属性。中小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不仅是为了从小培养健康生活的观念,也是为了通过孩子把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和精神传递给每一个家庭,培养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水平。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讲授中医知识而不是医学理论

36课时基本上是每周一节课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的规定,本小学教材是第一次试水,中学教材将在今后进行规划。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接受程度,设计出适合中医药文化进入校园的模式。例如,学龄前儿童主要被兴趣所吸引;在小学阶段,接触体验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在中学阶段,探索和思考是开阔视野、提高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据介绍,目前浙江省小学中医教材是由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它们分为上册和下册,共36课时,包括基础中医、保健、体育、饮食、情感、针灸和按摩等。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我在其他省市的中小学看过一些中医书籍,有些写得很深,主要是写的,小学生看不懂。”我们的课本是专为五年级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而写的。初稿出来后,我们首先找了几个语文老师来检查单词的深浅,确保学生能听懂。”方剑乔解释道。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他说,这门中医课程的内容比较简单易懂,主要来源于历史故事、人物和神话故事,字数很少。

在官方教材中,记者看到了“药补食”、“饮食好”、“恐惧伤肾”等章节。其中,《药补胜于食补》中有一篇文章宣称“食物不仅能提供营养,还能治病”,并介绍了“孙思邈善用食物治病”的故事。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此外,教科书还设置了“思考”和“做”等栏目。在《想一想》的最后一章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脆弱而苍白的。你认为她的哪个器官可能有问题?小明室友的咳嗽刚刚治好。他不想让小明咳嗽,所以他吃了同学们留下的中成药。你认为这是对的吗?为什么?另一章“做点什么”,是:根据日常生活规律,为自己或家人制定一个时间表,按照时间表实施,观察自己或家人的变化。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我读过这本教科书,内容还比较浅。它不是关于中医理论,而是关于中草药和中医知识的故事。”杭州的一位中医告诉记者。

他说,中医是中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发展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中医作为中国特有的原始科学,虽然古老,但其观念和方法源远流长,引领着先进医学的发展方向。“如果中医文化能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对孩子的教育会更有意义。”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事实上,今年8月中旬,由温州中医药文化协会、新华社“小记者”温州组委会和瑞安实验小学联合举办的“中医课堂”已率先在瑞安李记医学堂博物馆开班。现场有60多名“小记者”跟随专家鉴定中草药,体验中医健康文化的魅力。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本次研究活动是探索中医与健康新课程的有益尝试."温州中医药文化协会会长刘良海当时表示,以在学校开设中医药课程为契机,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继续探索与学校的合作,通过“小中医教室”的研究之路,让中医教材的知识活起来。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教师问题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

业内推荐外部专家

令人担忧的是,教师问题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新的制约因素。

“目前,相关教材还没有送到温州。然而,学校已经主动寻找老师和准备课程。我们学校在校外找到了一位中医。下一步是和它讨论课程安排。最初的想法是设置一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中药的兴趣,如制作中药袋和种植草药;至于课时,可以从发展课程中抽出一些。总之,最大的困难是课时和老师的安排。”温州实验小学的一位老师说。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褚赵辉认为,如果中小学大规模学习中医,教师需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并非所有中医都适合教师,而很多教师专业也不适合教授中医。"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的要求,理科教师应为浙江省小学生开设中医课程。

据浙江省官方新闻发布会,8月24日,在杭州举办了小学中医与健康教材教师培训班。《中医与健康》教材编写组成员及相关专家对教材中每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参考资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短期培训能在多大程度上使科学教师掌握相关知识?科学教师能在多大程度上教孩子学习中医课程,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相关知识的“教与惑”陕西省Xi市一所著名学校的校长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他说,开设一门课程,特别是像中医这样独特的专业课程,不仅需要与时代相适应的教材,还需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师,这离不开教育实践的保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无法持续有序地推进。尤其是如何适应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规律,使小学生真正从中受益,以及如何配备合适的教师,是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此外,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环境下,如何实现中医药教育与现有制度的兼容,从而不被边缘化和证伪化,又能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发挥教育改革的先锋作用,教育者不仅需要敢于采用先行者的勇气,还需要灵活应对的智慧。

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针对浙江的实际情况,一些教育工作者建议,在课程开设方面,浙江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可以开设专题课程或延伸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在课时安排上,学校可以调整地方课程、拓展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和科学课程的课时;在师资安排方面,学校可以安排理科教师、校医和对中医药感兴趣并有特殊技能的教师任教。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聘请校外中医学者和专家进行教学。

标题:小学开设“中医课”师资成最大难题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6291.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佛山日报网介绍

佛山日报信息网按照省新闻出版局“城市综合信息门户网站”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力争在成为佛山市“最强大的新闻资讯、城市综合信息、消费者(读者)及工商企业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的数据库网络平台,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网络广告、电子商务及其他增值服务供应平台。”从而获取网络内容产品、广告及增值服务的经营收入,逐步实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佛山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佛山新闻数字城市建设和信息化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