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合力助推老龄事业新发展
本篇文章3356字,读完约8分钟
老年保障是一项涉及数千个家庭的生计事业,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超级公共事务,需要动员整个社会做好。其中,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甚至企业和市场都有责任在养老保障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张孔娟陈
目前,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合力。尽管养老市场呈现出产业发展的热潮,但企业、社会组织和社区未能提供足够的养老服务。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合作机制,形成凝聚力,从而全面推动老龄事业的发展。
积极回应
事实上,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一个人仍然可以富有成效、进步和快乐。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维护他们的尊严和权利,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在国际上,健康老龄化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提法,其重要性已在各行各业达成共识。2013年5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发表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国家基线报告》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即“老龄化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实现健康老龄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世界上49个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健康预期寿命为70岁,而中国只有66岁;在发达国家,6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超过60%,而在中国只有43%左右。根据数据,中国有大量老年人需要医疗服务。可以想象,政府、社会和医疗保健将承受压力。面对巨大的压力,对老年人的发展保持积极自信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国家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积极老龄化意味着以积极的态度、政策和行动应对人口老龄化,全社会积极接纳老年人,形成良好氛围。各方面积极做好老龄工作,促进老年人的安全、健康、参与和发展。老年人应积极面对老年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参与社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年轻人也应该为将来的养老金做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
专家建议将“全面健康老龄化”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来推进。“全面健康老龄化”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主题的应有之义。
多年来,中国大力弘扬敬老养老的中华文化传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老龄事业发展模式。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把发展老龄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不断推进老龄事业发展。
离开
“十二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业的战略部署。要以发展老龄工作为重点,大力发展老龄服务和产业,加快老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加强老龄事业法制建设,加强老龄工作队伍建设。
在此期间,中国的老龄事业和养老制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已基本完成。保护老年人权益和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机构补充和医疗保健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老年病床数量达到672.7万张;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继续推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条件不断优化;老年人的文化、体育和教育发展迅速,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老年人优惠待遇项目更加丰富,范围大大扩大。敬老养老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十二五”时期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时期,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机遇期。“十二五”期间,中国老龄人口呈现三个新特点:老龄化、老龄化和空巢化。为应对新形势,改善我国老龄事业,政府大力推进老龄事业“六大体系”建设,即构建老龄战略对策体系、发展老龄服务体系、完善老龄经济支持体系和建立老龄健康支持体系。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老龄事业改革发展和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窗口。据国家老龄办公室介绍,在“十三五”期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继续快速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新常态交织在一起,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并与家庭小型化和子女减少相叠加。据估计,到202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数将增加到2.55亿,约占总人口的17.8%。与此同时,老年、残疾、独居或养老的老年人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全社会在养老、医疗、福利等方面的支出将继续增加,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十分艰巨。为应对“十三五”期间日益突出的养老需求,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新的养老五年规划。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老龄办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发展工作的通知》,要求扩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范围,进一步加大政府投资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政府用于社会福利的彩票公益金50%以上用于养老服务。同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积极支持社会资本的进入。2017年3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十三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国家规划的通知》。
2016年10月14日,江苏省太仓市发布了《太仓市养老和养老服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年11月17日,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黑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7年7月7日,福建省出台了《加快居家养老服务十项措施》和《进一步促进养老机构健康发展十项措施》。2017年7月27日,安徽省发布了《关于“十三五”期间安徽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通知》。2017年8月4日,山西省发布了《关于山西省“十三五”期间老龄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新一轮养老发展规划表明,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责任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老年保障是一项涉及数千个家庭的生计事业,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超级公共事务,需要动员整个社会做好。其中,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甚至企业和市场都有责任在养老保障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推进养老保障事业中,虽然各种责任主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相对而言,政府有更大的责任,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面对严峻的综合老龄化问题,特别是养老保险基金问题,政府应着眼长远,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系统规划,突出重点,以更明智的战略策略和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开创养老保险新局面。
内聚力
近年来,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但仍面临着供给结构不合理、市场潜力释放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养老市场的繁荣对养老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势是促进养老市场繁荣的重要前提。当前,各地政府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分权、整合管理、优化服务改革、降低创业准入制度成本、营造公平规范的养老市场发展环境、培育和建设一批品牌化、连锁化、大型化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
凝聚力是老龄事业发展的动力。以医疗领域为例,为了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截至2017年4月底,全国共有社会医疗机构44.4万个,占医疗机构总数的45%;社会办医院16900家,占医院总数的57.2%。通过联合社会力量,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现代服务医疗领域的发展和建设,加强医疗保障和老年人健康服务。
“十三五”期间,中国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绘制了清晰的蓝图。到2020年,老龄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将显著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将更加完善,及时、科学、全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基础将更加坚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硬件支持和“软件”服务。在软件方面,系统和人才是推动养老服务质量发展的关键。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相关规划和配套政策,推进养老服务业体系、标准、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放开搞活市场,积极培育养老产业新的增长点。在硬件方面,要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形成政府和社会企业共同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格局。为老年人实施“网络附加”。通过购买服务和股权合作,支持各市场实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的供应。鼓励养老服务机构的品牌化、连锁化和规模化经营。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传统养老方式,促进现有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满足家庭和个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标题:形成合力助推老龄事业新发展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5573.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大连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下一篇:如何破解农村养老 保障难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