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金融科技监管新趋势
本篇文章3703字,读完约9分钟
金融和技术正在加速融合。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创新技术为传统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增长势头,同时加速了风险溢出。从宣布ico非法集资到禁止它,再到关闭国内比特币交易平台,监管机构整顿行业、防范风险的想法变得越来越清晰。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唐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尽快完善金融技术监管体系,通过建立金融创新、金融安全和金融监管的均衡体系,规范金融技术。
科技改变金融业的生态格局
记者:金融技术的发展对中国金融业的生态格局有什么影响?
唐·:根据国际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定义,金融技术是一种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即金融供应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创造和优化业务模式、应用流程和产品服务。金融技术的根本原因是传统金融企业基于风险防控的行业特点,导致效率较低、成本上升、用户满意度不断弱化,服务质量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要求;其根本目的是抓住传统金融企业的痛点,通过技术手段克服其固有的行业特征,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同时改善用户体验和盈利能力。
今年年初的独角兽名单显示,金融技术已经成为继互联网软件和服务之后最热门的风险投资领域。自2010年以来,金融技术领域的融资规模和交易数量一直在上升。2015年,全球金融技术融资金额达到76亿美元,未来市场规模前景广阔。据毕马威统计,仅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金融技术领域就有468家金融机构,融资金额达57亿美元,其中128家位于北美,融资金额达18亿美元。最引人注目的是,同期中国金融技术领域的融资额达到26亿美元。2017年,与2016年相比,风险资本在金融技术领域的交易速度开始放缓,金融脱媒风险逐渐增加。金融交易有脱离现有监管的风险,甚至出现了诸如传销、欺诈、非法集资、盗窃和黑客攻击等非法问题。因此,9月2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99号文件,中国三大比特币交易平台相继宣布暂停相关业务。比特币和其他产品的价格大幅下跌,金融技术的风险再次暴露。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与金融的进一步融合,我们不应考虑是否禁止金融技术的存在,而应尽快完善金融技术监管体系,通过建立金融创新、金融安全和金融监管的均衡体系来保障金融技术的规范发展。
金融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金融业的各种功能产生了一系列颠覆性的影响,并正在重塑金融生态,如金融机构、消费者、市场基础设施、监管和法律。首先,加快金融脱媒。金融技术降低了行业壁垒,加速了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的深度融合。它是一种开放、共享的金融服务模式,可以降低金融供应商对金融机构的依赖,传统金融机构作为资本中介的作用逐渐减弱。第二,场景与金融的融合。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技术使金融服务融入并渗透到各种消费场景中。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提高其控制特定消费情景、以低成本接触目标客户和识别风险的能力,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科技的进一步进步可能会给金融带来更专业化的分工,并催生出独立的商业形式。第三,金融技术正朝着平台化和开放共享的方向发展,拓展了金融服务领域,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技术也建立了一个分散的信托系统。四是真正实现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企业在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创新面向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金融产品,提高用户满意度,在传统金融业的痛点上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与此同时,金融技术催生了许多新的金融形式,主要分布在借贷、支付、监管技术、数字现金、数据和分析、保险、资本市场、财富管理、众筹、区块链和会计等领域,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随着经济金融化趋势的深化,中国金融技术的发展需要依托开放共享的服务理念,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共享经济的适用范围,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促进资本和信息的高效流动,降低供应商对商业组织的依赖,进一步实现共享经济的包容性效应。
独特的互联网特征
强化六种风险
记者:在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率的同时,金融技术存在哪些风险?
唐:金融技术的本质是金融,技术是为金融服务的手段,所以金融技术的核心仍然是风险防控。金融技术风险主要存在于六个方面:技术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垄断风险和制度风险。其鲜明的互联网技术特征进一步强化了六类风险。
首先是技术风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跨境集成和共享,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风险。例如,如何防止信息失真、黑客攻击、信息泄露、数据损坏等风险?如何跨领域、行业和机构交换信息和数据?如何确定交易价格?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突破,还需要一个计算能力更强的计算机系统和一个完美的不可逆和不可改变的加密算法。第二,信用风险。大数据的普及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金融科技企业收集数据提供了多种渠道,这可能导致信息泄露。例如,一些金融技术企业外包项目,增加了风险管理的难度和金融交易数据泄露的风险。一些金融技术公司将自己包装起来,在金融技术的幌子下销售“伪创新”技术。不透明、未公开的信息数据和孤立的信息系统使得传统金融企业难以选择,这可能导致更高的信用风险。第三,市场风险。信息技术的复杂性、隐蔽性和传播性导致环节繁多,增加了事件发生前后监管的难度,增加了风险的隐蔽性。对单一机构的不满可能导致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金融科技企业的破产将对其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带来严重甚至毁灭性的打击。第四,操作风险。金融技术依赖互联网产生高创新价值,产品组合过程中的程序和算法更加复杂。“试错创新”产品的推出、区块链技术中存储容量的限制、隐私的保护以及长时间耗时的信息同步都是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更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合规风险和运营风险。第五,垄断风险。金融技术在金融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技术优势方取代了传统金融机构的资本优势方。同时,它为通过技术控制垄断市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带来了垄断风险。第六,机构风险。金融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立法者带来了挑战。一方面,包括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在内的法律专业缺乏理解和深度,使得立法进程缓慢,区块链技术的具体应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和适用范围仍不确定;另一方面,借助云平台开发的金融科技企业的风险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风险节点的复杂性和风险传递能力的增强,基于正态分布的金融风险管理系统可能不再适用于金融技术,迫切需要新的监管理念和监管规范。
合作监管沙箱模式
创新和安全将共存
记者:这些风险给中国的监管带来了什么挑战?
唐·:首先,风险对监管方式和监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挑战。随着金融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交易的主导者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监管手段已经不能适应金融技术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变化。监管者需要快速更新知识结构,改进科技手段,识别潜在风险,提高监管有效性。其次,它增加了风险监控的难度。区块链和大数据的结构特征,如分散和分散的科技手段,使金融能够获得跨境整合和多点互动的机会和能力。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能力的同时,金融的技术门槛进一步提高,单一的金融监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风险监控的要求。最后,它可能会带来监管秩序和制度的根本变化。金融监管也将尝试结合科技手段,通过人工智能将规则引入程序设计,并进行一系列的探索。然而,传统的金融监管是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无论是单独监督、混合监督、制度监督、职能监督还是行为监督,都强调监督行为本身的专业性和强制性。它没有遵循跨境共享的思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平台监管。
记者:你认为中国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监管思路?
唐:金融技术监管要从机构监管、职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向平台监管、合作监管和跨境监管转变。金融技术是一种共享经济,其特征是开放性、分布性、分散性、平台化、跨境性和跨领域性。在技术平台的支持下,供需双方可以交换和共享金融资源。因此,与传统监管机构相比,技术平台能够及时掌握供需双方的动态,是一个对供需双方的经济都有利的金融活动监管者,适合承担监管金融供需双方的责任。同时,技术平台和技术优势掌握了金融交易的主导力量,成为信息不对称的主导方。有必要加强国家监管部门建立和完善金融技术监管规则体系,按照渗透和一致的原则对其进行监管。同时,要改变传统的由国家单方面承担监管的方式,由金融技术的最大受益者和国家分别按一定比例选举相应的监管者实施合作监管,以保证监管的专业性、及时性、强制性和有效性。无论何种类型的机构,只要从事金融业务并提供金融服务,就必须接受基本一致的市场准入政策和监管要求。完善金融科技统计监测和风险监测体系,持续动态跟踪金融科技发展、演变和风险变化。此外,应建立金融技术信息披露、合同登记和风险预警制度,提高金融技术服务全过程的透明度,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加强对金融技术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教育,增强他们的理性认识和维权意识,从而加强对金融技术平台的社会监管。在国家与金融技术平台的合作方式中,建立和完善金融技术行业自律组织,实现从传统监管模式向合作监管沙箱模式的转变,实现金融技术健康发展、有效创新与稳定安全的平衡。
(明天的照片)
标题:准确把握金融科技监管新趋势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2748.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金融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