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承载时代变迁:从凭票供应到人人共享
本篇文章1586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新闻社,郑州,6月27日:自行车携带的时代:从门票供应到人人共享
中国新闻社记者李志全
高志刚还记得他的铃声,它吸引了半条街的人回头看。
20世纪80年代,高志刚找到了一份邮局的工作。在物资短缺的时候,他第一天上班就被分配到一辆自行车。
这位55岁的快递员在河南郑州市的一家邮局告诉中国新闻社记者,“我的工作离不开自行车。我的生活中与自行车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会张开双手(当我骑自行车的时候),我也可以用一辆车载7个人。”令高志刚惊讶的是,10多年前,他们的“坐骑”从自行车变成了电动汽车。这无异于“弄巧成拙的武术”。
像高志刚一样,中国很多人已经很多年没有骑自行车了。然而,他们最近迷上了一辆通过互联网共享的免堆放自行车。在大城市,扫描代码骑行、用手机支付和共享自行车很受欢迎。
从门票供应到人人共享,两个小轮子承载着中国社会的变迁。
数据地图显示了员工在20世纪80年代的三件套住宅:永久自行车、黑白电视机、缝纫机,以及黄士力在票务时代的奢侈品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在穷乡僻壤,每个人都以拥有一辆自行车为荣。自行车是靠票供应的奢侈品。
当时,郑州一家拥有100多名员工的副食品厂只拿到了一张自行车票。谁的票?人们别无选择,只能赢得很多。
“这就像赢得大奖一样。”75岁的刘克利成了幸运儿,这是他家第一辆自行车的来历。据说有些人先买一个汽车把手,然后再买轮子来组装。
在售票时代,大多数人只能“看着车叹气”。10年后,高志刚通过单位配售获得自行车时,“半条街的人都出去看了。”
自行车广受欢迎,并成为许多年轻人必不可少的嫁妆。今天,它仍然是几代人无法抹去的记忆。
改革开放后,门票供应的困境一去不复返了。从那时起,自行车就成了一件普通的东西。
大众工具的“弃儿”
据统计,到1993年,中国城市的平均自行车数量达到高峰,每100户家庭拥有197辆自行车。“自行车王国”由此得名。
然而,这样的繁荣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很快摩托车,电动汽车和汽车出现在道路上。
多年以后,在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时,高志刚发现有人开始偷偷藏起他的自行车。他还发现,一些孩子不愿意让骑自行车的父母接送孩子上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我突然变穷了。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开始将自行车视为“拦路强盗”。大量的自行车已经成为交通不畅的负担。
自行车主人的脸并不骄傲和陌生,而是生活中的一种疲劳。
尤其是在21世纪之后,自行车的命运发生了急剧的转变。普通家庭很少购买,甚至像邮局这样的大型汽车用户也为他们的员工更换电动车。
曾经是粉丝的大学生也把它们放在了书架上,“僵尸车”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国内的大学里。
一辆过时的自行车一夜之间成了“弃儿”。
数据地图6月8日,人们在北京的街道上扫描代码,并租了一辆带有“当地黄金”颜色的共享自行车。中国新闻社记者杨克佳采取了一种大家都认同的新模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似乎在路尽头的自行车都“在黑暗中”。
在体育馆里,人们随着音乐的节拍练习旋转。假日,成群结队的骑手穿越城市和村庄。
自行车项目和自行车活动正在中国各地兴起。自行车已经成为环保和健康的象征。
特别是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龚金杰/钟天使为中国夺得冠军,并为中国赢得历史上第一枚自行车奥运金牌后,一度被放入“冷宫”的自行车又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线。
这似乎是一个转折点。不久之后,彩色共享自行车出现在中国主要城市的街道上。铃声在人们的耳边回响。
今年1月,mobike的创始人应邀走进中南海。这种新兴产业的新模式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关注。
欧福创始人之一张思丁曾在郑州举行的2017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上表示,欧福带来的变化使自行车摆脱了落后和廉价的象征,现在它已经成为高效、便捷、年轻和时尚的代名词。
看到邮局门口摆放的共享自行车,老骑手高志刚忍不住了,准备试一试。(结束)
标题:自行车承载时代变迁:从凭票供应到人人共享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1101.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