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业务迎来新发展
本篇文章1470字,读完约4分钟
本报记者张木东
2017年是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监管文件密集发布,资产管理产品统一监管体系有望出台。监管政策已经从“放松管制”周期转变为“强监管”,从鼓励创新转变为注重风险防范。
在6月17日举行的“2017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嘉宾们讨论了新监管政策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影响及对策。与会者认为,资产管理行业发展中的各种环境变化可能会迫使该行业转变为真正的资产管理。如何在新的监管政策和mpa评估下走出大资本管理业务的新路,是对银行创新和竞争力的考验。
严格的监督是必要的
银行业金融登记托管中心主任梅强调,大部分政策都是为了梳理和强调以往政策的落实,加强现场检查,这可以说是金融业的本质要求,也是国外成熟的基本经验或常规做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银行在经营资产管理业务时确实存在操作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政策的根本目的实际上是两个字,一个是监管,另一个是发展。”梅对说道。
与会者认为,目前的理财业务存在一些问题,如无形担保或刚性赎回,以及一些银行管理的资产与标的资产之间的不可区分性,需要重新审视。
监管对银行相关业务的实际影响已经产生。青岛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李春雷在讨论中提到,将无担保财务管理纳入mpa考核、银监会对居民银行进行现场检查、管理层出台各项政策规范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将间接影响部分银行现阶段业务的发展进度。但必须强调的是,监管组合打破了现有的发展模式,重构了银行的盈利模式,迫使中小银行的业务从过度依赖外包模式向自主投资模式转变,从而提高了银行的业务质量。
关注市场反馈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金融业务量已经达到近114万亿元。应该说市场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平衡市场风险和行业发展,与会者就如何进一步完善监管提出了建议。
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前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强调,监管和市场之间的博弈始终存在,监管者把握好节奏非常重要。“风险和问题的积累不是一天形成的。监督解决问题不是一次性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防范一些新的风险。”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谈到了当前的营收改革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在他看来,市场上有许多类型的资产管理产品,这使得征税变得困难;纳税主体在不同的文件中也有冲突,需要界定;双重征税的问题也应该受到重视。
李迅雷建议“一方三会”应对监督规模和纳税范围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同时克服单独监督可能带来的漏洞。
与会专家还指出,“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可取。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如果渠道业务被完全否定,恐怕与现行法律法规相矛盾。归根结底,监管套利的出现是因为监管中存在一些政策不一致,因此统一监管规则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银行的积极变革
除了审慎监管,嘉宾还强调金融机构应主动弥补不足。梅说,金融业需要回归原点,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同时,为人民提供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人们普遍认为,严格的监管对之前迅速扩张的中小银行影响最大。作为实践者,李春雷认为,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三外”——第一个“外”是表外业务,第二个“外”是外包业务。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将通过外包进行管理,第三个“外部”将是外部,债务方将由公司部门、零售部门、直接银行或其他银行出售
针对上述特点,李春雷表示,首先,今后要平衡资产方和负债方各方的利益,形成利益共享的闭环发展机制。其次,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做好风险规划和压力测试。最后,我们需要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提高财务管理运作的效率,如先进的科技手段如财务管理技术系统。
标题:资管业务迎来新发展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0718.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