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草生态王召明:借力大数据积累更多生态财富
本篇文章1743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到了生态财富,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全国政协委员、草蜢生态(300355,BUY)董事长汪兆铭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高兴地表示。今年,汪兆铭提出“建设全国草原生态环境大数据”,使大数据平台成为草原生态和农牧业的“教科书”,更好地指导生态建设者如何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促进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报告强调,要划定并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启动森林质量提升、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和第二批景观、森林、湖泊生态保护试点工程,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200多万亩,积累更多生态财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汪兆铭认为,这为公司全面拓展生态修复业务、发展绿色经济指明了方向。
草蜢生态学在积累生态财富方面有很多经验。公司的核心业务涉及五大领域,包括生态修复、节水型园林、现代草业、草种业和生态牧场。根据最新业绩报告,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4亿元,同比增长60.8%,净利润3.42亿元,同比增长114.96%。据公司介绍,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ppp项目示范项目建设业务进展顺利,产值稳步增长。
事实上,在生态财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同时,汪兆铭今年刚刚提出了如何快速积累生态财富的建议,即“建立全国草原生态环境大数据”。汪兆铭认为,在“互联网加”时代,生态建设和农业生产离不开大数据,草原也需要生态信息的发展。因此,应建立草原大数据平台,将大数据应用于草原生态建设,使大数据平台成为草原生态和农牧业的“教科书”。
汪兆铭告诉记者:“我们一直把生态建设叫做生态恢复或生态恢复,也就是恢复它原来的自然面貌。一个地方的生态、植物、树木、草、生物和微生物的比例,实际上是受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生态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我们记录这些数据。在生态建设中,我们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什么树和草生长在这个地方,大自然说了算。”
所谓草原生态大数据涉及草原生态恢复、生态环境实时监测、水、土、气、人、畜动态平衡监测,还包括“草原畜牧业完整产业链的过程数据,如养殖、播种、施肥、收获、储运、草原畜牧业产品开发等。”通过大数据平台可以逐一记录,随时查询,指导草原生态恢复,为农牧业服务。
在过去的两年里,汪兆铭在草蜢生态率先探索了“互联网+生态”的财富创造之路。据了解,种质资源库建设是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核心环节。目前,公司正在建设和完善草地牧草种质资源库建设,干旱半干旱地区种质资源库建设将从中国延伸到阿拉伯地区。汪兆铭告诉记者,目前,该平台已经统计了内蒙古近90%的生态数据,新疆、西藏和京津冀地区的数据统计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它只是一个初级平台。随着数据的积累,公司将考虑如何让大数据从生态链服务于整个产业链。”汪兆铭承认,这一过程需要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加入,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等。合作。
在此背景下,汪兆铭在今年两会上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支持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企事业单位建立“草原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广泛收集土壤、水资源、气候、植被等基础数据。对不同地点的草原进行分析,并与空之间的地理信息进行叠加分析,为生态恢复提供大数据模型;利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可以拓宽数据采集渠道,创新数据采集方法,不断更新和完善,实时监测草原生态环境平衡,有利于及时保护和利用。同时,建议政府职能部门互通信息,共享数据,建立完整的“农、林、草、畜”生态平衡管理模式。汪兆铭指出,生态大数据平台是为农牧民的生产实践服务的,因此政府对提供这种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应该有一定的奖励和补贴政策。
汪兆铭告诉记者:“大数据平台的价值在于引导生产,使生产更加科学和智能化,引导生态建设、农牧业建设,并对未来生态做出良好的预测。通过每年卫星云图上植被状况和植被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生态发展的趋势或未来的防治方法,甚至对未来一些政策的制定有很大的影响。”
谈到草蜢生态今年的战略规划,汪兆铭坦言,目标是让五大核心业务板块更加扎实,大数据平台建设也是布局的重点。“前端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中间环节继续完善种质资源等数据采集,终端做好品牌和标准建设。最终,公司将建成一个前端科学基础、中间物质保障、末端执行标准的生态产业。服务提供商。”
标题:蒙草生态王召明:借力大数据积累更多生态财富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7112.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