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合作社引领宁安农民增收
本篇文章1553字,读完约4分钟
本报记者杨同玉傅文俊
“目前,宁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1013个,成员12135人,农民28000人。”黑龙江省宁安市农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宁安农委”)负责人说:“合作社的运作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
黑龙江省宁安市根据农业生产经营形势发展的需要,先后成立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降低了农业经营风险,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注重引导突破性发展
宁安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素质的首要任务,要求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为合作社的建立、发展和壮大提供便利服务。
“我们在申请成立合作社的过程中开展全程业务跟踪服务。城市建设和电力部门在水、电和土地使用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工商和税收为发放许可证和市场准入提供了便利。银行和信贷合作社优先考虑合作小额信贷。”宁安农业委员会的陈说。
为了支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宁安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销售自产农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免征增值税;分配给其他成员的股息、红利和其他收入可免征所得税;对新设立的各类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可以通过退税的方式给予一定的优惠照顾。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典型示范,在农村工作会议上表彰部分示范社,组织现场会议,组织农民参观成功合作社,学习指导合作社发展。
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石”,宁安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培育新型农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创新产品销售模式,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基层人才推动市场有序进入
“目前,我们社会有108个成员,他们集中使用土地和生产资料,主要经营小粮食。年收益比个体农民高30%。”宁安市宝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倪福荣笑着说。
宁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实体根据市场信息和市场需求,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安排生产品种和数量,有计划地组织收购和上市,为农民提供种苗、技术、加工、仓储和销售等一系列服务,提高了农民入市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顺利对接。
"合作社帮我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问题,实现了近万元的增长."来自宁安宝山的农民岳高兴地说。
宁安依兰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当地很有名。宁安依兰经贸有限公司依托与俄罗斯小规模贸易的优势,将宁安镇5个行政村的50名农民招入社会,将优质高产蔬菜种植面积提升至1500亩,获得商务部颁发的出口基地备案证书,并注册了“依兰”商标。洋葱、土豆等10多种蔬菜和龙凤、红富士等20多种水果,带动农民增产增效。
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农业品牌
宁安是黑龙江省重要的优质农产品产地,220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到目前为止,全市12个乡镇的所有农田都是按照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的。
质量保证和品牌认证逐渐成为宁安农产品抢占市场的“重要标志”。宁安市以培育和扶持农业品牌为出发点,鼓励和支持合作社争取自主商标,积极推广“一村一品一社一品牌”的发展理念和模式。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如“响水米”和“兰岗西瓜”有了自己的“身份”。
宁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都是由一种农产品或一种产业形成的。专业化有效促进了农产品生产规模,进一步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带动了农村主导产业的形成。兰岗镇供销社充分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成立了兰岗镇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动员部分农民脱离西瓜产业种植马铃薯。在专业合作社的引导下,兰岗镇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达到近2万亩,占该镇总耕地的三分之一,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兰岗镇仅次于西瓜产业的第二大主导产业。
据介绍,宁安的农产品有响水大米、兰岗西瓜、宁安虹鳟鱼、镜泊湖红尾鱼、大蒜、有机黑猪等。,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现有23种认证有机食品、5种认证绿色食品和28种认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认证面积15600亩。
标题:专业合作社引领宁安农民增收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6568.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大连划定黄海生态红线
下一篇:重庆大路现代物流园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