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们的脱贫梦
本篇文章1145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吴迪
通讯员谢宏宇
我一走进四川省汶川县银杏乡兴文坪村的活动室,一群绣花妈妈正在用她们的针线活绣美丽的羌绣。据村主任唐介绍,这些刺绣妈妈主要来自银杏乡附近的高板山村,而羌族刺绣是她们家庭稳定的主要收入来源。
财政扶贫工作启动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汶川县支行按照“金融+羌族文化产业”的模式,将汶川金文羌族刺绣有限公司建设作为财政扶贫示范基地,促进了以汶川金文羌族刺绣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羌族文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羌族文化在大力传承的同时,也带动了羌寨刺绣妇女脱贫致富。
“公司成立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多次来公司调研,共获得贷款2100万元,为公司扩大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汶川金文羌绣有限公司董事长严俊辉说。据了解,汶川金文羌绣有限公司的绣女基本上都是羌绣基地附近的村民,每个绣女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后,都可以正式上岗。绣娘是以“固定工资+佣金”的形式支付的。截至2016年12月底,汶川金文羌绣公司通过定期培训和不定期发放刺绣品,直接带动了1000多名当地刺绣妈妈,间接带动了周边高山地区近万名农牧民在家灵活就业,成功实现人均收入增长4126元,惠及91户办卡贫困户,帮助67名残疾人就业。
金融不仅支持羌族刺绣企业,而且在羌族聚居的汶川县、礼县、茂县,当地农村信用社也充分利用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融资扶贫支农,支持各种羌族刺绣专业合作社的领导以信贷、创业贷款、小额信贷扶贫的形式创业。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汶川县支行指示礼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支持礼县藏、织、羌、绣专业合作社领导张菊月,向大学生贷款10万元。合作社的发展使失业青年、农村妇女和残疾人能够重新就业。对于一些贫困家庭的绣花妈妈,她们自己办了卡,当地农村信用社利用小额信贷扶贫,为她们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16年12月底,汶川、礼县和茂县的农村信用社共向884户已建卡的贫困家庭发放了3042.94万元。
为进一步提升羌绣基地农牧民金融服务水平,截至201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汶川县支行指导下的金融机构共部署158台自动取款机、1298台pos机等自助终端、606个银行卡取款服务点,在汶川县、礼县、茂县发放银行卡69.25万张。向一家羌族刺绣公司、两个羌族刺绣合作社和一个刺绣村提供了总计2300万元的信贷支持。根据羌绣企业的特点,各种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了各种金融产品。例如,中国农业银行汶川县支行为绣娘量身定做了“中国农业银行羌绣联名信用卡”。目前已发行1831张卡,并在绣娘家中放置了电子机器,以满足高半山绣娘的查询、转账、领工资等财务需求。
“在扶持羌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逐步探索了羌族刺绣企业、合作社和刺绣村的‘金融+’模式,对周边高海拔地区的农牧民形成了辐射带动效应。”中国人民银行汶川县支行负责人表示。
标题:绣娘们的脱贫梦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6102.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农发行零陵支行推进贷后管理年活动
下一篇:人行吉县支行发放精准扶贫再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