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中性货币政策需要怎样的传导机制
本篇文章1271字,读完约3分钟
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之一是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供应量或政策利率,使其接近中介目标,并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一步影响经济变量,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其中,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非常重要。
“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6.7%,物价水平适度上涨,就业水平总体稳定。从货币政策的这些最终目标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昆仑银行战略投资发展部助理总经理李建军说。但是,李建军强调,虽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已经基本实现,但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结构性融资困难、融资成本过高等。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17年货币政策应保持稳定和中性,适应货币供给方式的新变化,调整货币政策闸门,努力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保持流动性的基本稳定。李建军表示,这就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时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通过通道,
政策是可以传播的。"
一般来说,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是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传导渠道。专家强调,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政策的制定和政策的传导,这既取决于中央银行和经济主体,也受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影响。
2016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7.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44万亿元。显然,在中国,银行信贷是货币政策量化传导最重要、最有效的渠道。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宗亮表示,2016年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量适度,但仍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如住房抵押贷款增长过快,企业贷款增幅不大。2016年,家庭部门贷款增加6.33万亿元,占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一半。全年长期贷款增加9.86万亿元,其中居民长期贷款增加5.68万亿元,比2015年增加2.63万亿元。一些分析师认为,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和不断上升的住房抵押贷款是居民长期贷款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期,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18万亿元,比2015年增加0.64万亿元。
"资金流向高收入人群."宗亮表示,在实体经济盈利能力较弱的背景下,部分资金将流向盈利能力较强的行业,如房地产。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所(China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认为,中国目前正面临宏观部门去杠杆化和部分部门(如居民和政府部门)适度杠杆化的问题,房地产信贷的快速增长不是大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也适合居民的消费强度和储蓄水平,而抵押贷款的增加并不“过度”。而抵押贷款有两个明显的优势:第一,资产质量更好;其次,利率较低。
赵庆明强调,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实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很难筹集到资金。他说,2016年底,广义货币(m2)余额为155.01万亿元,“水位”并不低。然而,由于渠道问题,资金不能完全流入我们希望的地区。大型金融机构对发放小额贷款既没有优势也没有热情,而在正式监管下的毛细包容性金融机构仍然太少。
赵庆明认为,应将p2p和小额贷款公司纳入正规金融监管范围,引导其在规范发展的条件下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02
标题:稳健中性货币政策需要怎样的传导机制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5782.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以市场化方式推动硬币有效流通
下一篇:2017年房贷或呈收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