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者说:社会治理如何社会化
本篇文章1190字,读完约3分钟
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如何推进社会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要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程度。”这一“四化”为社会治理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在社会治理的“四化”中,社会化是第一要务。社会治理不仅要依靠党委和政府,还要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有效整合一切社会资源,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参与。从基层实践来看,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和协同作用,社会治理将有更广阔的社会基础。
在社会化的社会治理中,基层党组织是核心力量。社会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基层党组织作为战斗堡垒的作用不可或缺。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何实现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全覆盖?根据党员数量和建筑分布情况,优化党组织设置,探索“社区党委-居委会党支部-建设党组织-党员中心户”的组织结构,使党组织的作用覆盖千家万户。同时,通过探索“党建+”服务模式,开展“帮扶服务人心”行动,通过提高基层党建水平,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水平。
机制创新是关键。通过构建社会工作培训机制,形成专业的社会工作体系;建立社会招募、培训、选拔、服务、评价、激励等机制,将志愿服务从行政晋升转变为自主行为;加强和完善保障机制,逐步提高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辅助工作者等人员的待遇;建立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服务群众情况的监督,严格监督,确保服务水平的提高。通过构建社会力量整合机制,实现区域共建、共治和共享等。,所有的社会力量都被最大限度地整合起来,形成了社会治理的社会合力。
群众参与是基础。在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加强基层群众自我保健的途径。应该由群众来决定在附近做什么。建立和完善居民委员会制度,让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集中人民的智慧,激活人民的力量,凝聚人民的心灵。为此,我们开展了三项民主实践活动,即以居民会议、审议协商和民主听证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为主要目的的民主自我保健实践;以邻事公开和民主评议为核心的民主监督实践,促进了社会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重心下移是关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把社会治理的重心下放到基层。”我们把服务队伍推倒,要求街道公职人员和党员干部到他们居住的小区报到,表明身份,承诺,并要求服务岗位;政府干部分批进驻社区,轮流担任一段时间的社会工作者,帮助做好上门服务、信息收集、代理等服务工作。我们还成立了崇德少年法学院,为青少年校外实践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建立CPPCC会员邻里联络站,开展“扶危济困、金秋助学、法律援助、送夏降温”等志愿服务。
在新的时代,必须有新的氛围和新的成就。我们的基层工作者有责任使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充实、更安全、更可持续,并具有社会治理的实际社会化效果。
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5日05版)
标题:治理者说:社会治理如何社会化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20139.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点评:结合实际的创新是要诀
下一篇:以理念之水导引发展之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