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杠杆收购,缰绳紧了!
本篇文章1510字,读完约4分钟
李晓丹经济观察网/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承担自己的风险,但问题是:钱不是他们自己的。
最近,两次官方新闻发布会引起了市场对中国企业大规模海外并购的极大关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发言人提出了同样的建议——有关企业应该做出审慎的决定。
7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言人、政法研究室主任严鹏程表示,NDRC将继续关注房地产、酒店、影院、体育俱乐部等项目的非理性外资倾向,建议相关企业慎重决策。7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发言人、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表示,他将支持企业投资和经营“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同时,有关部门将继续关注外商投资房地产、酒店、影院、娱乐、体育俱乐部的不合理倾向,防范外商投资风险,建议相关企业审慎决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几乎同时点名非理性海外投资企业,提到的重点领域是房地产、酒店、电影院和体育俱乐部,这不是巧合。
近年来,几乎所有中国企业在欧美的投资都围绕房地产、文化、教育和娱乐行业,酒店、工作室和体育俱乐部是聚集的焦点。这种异常快速的海外投资有两个问题一直是相关部门关注的对象:一是巨额投资增加了资本外流的风险;其次,投资资金是杠杆化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内银行贷款。一旦海外项目出现问题,增加的杠杆率将打击银行,并增加国内金融风险。
根据wind的统计,自2010年以来,中国企业已有1800余起对外并购,总额超过4.6万亿元,已完成和转让的业务总额超过1万亿元。
根据胡润研究院的数据,在去年中国100大跨国并购中,有16起涉及房地产和文化教育旅游的并购,总金额达250亿美元。其中,安邦保险、海航集团、万达集团和中国人寿保险(601628) (601628)分别有两个案例,中欧体育投资管理公司收购ac米兰99%的股权,在100强跨国并购中排名第80位。
此时,有关部门不断对企业海外杠杆收购提出警告,强调国家海外战略投资与企业自身海外投资在投资领域和资本杠杆上的差异,就是要明确传达这样一个信号:应该支持海外投资,限制海外投资。
与国家战略投资领域的差异相比,相关部门的警告更多的是对资本过度或大量使用杠杆的企业的警告。海外投资的财务杠杆风险不能传导到中国,这意味着国内金融机构将收紧对海外投资项目财务杠杆的控制。
房地产企业海外投资是本轮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中值得思考的典型案例。自去年以来,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收紧和国内金融去杠杆化的紧迫性日益增强,确保资金链已成为房地产企业的重中之重。
房地产企业筹集资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银行获得贷款,另一种是从股票市场筹集资金。有两组数据显示,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压力越来越大:2016年,136家a股上市房地产企业的负债总额达到4.92万亿元,今年上半年,香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中房地产企业数量最多。
这种资金压力也来自国内流动性的调整、银行融资和外包的加强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不断收紧,使得房地产企业在银行融资不再像以前那么容易。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有16家公司的财务管理收入占房地产上市公司净利润的50%。这表明,在国内金融去杠杆化和海外投资监管的情况下,银行和房地产企业之间的风险传递可能是双向的,房地产企业最终要承担风险成本。
刚刚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重申,金融应进一步回归实体,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并提出了新的提法——推进大型国有银行的战略转型。结合以上两次新闻发布会对海外投资的“有限保险”态度,不难看出金融去杠杆化正在从规范融资向整顿投资深化,从清算银行业务向推广银行业务模式深化。
对于海外杠杆收购来说,收紧监管只是开始。
(主编:崔晨hx015)
标题:海外杠杆收购,缰绳紧了!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4414.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PE公司联创投资完成重组恢复上市
下一篇:山西临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