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完善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本篇文章1810字,读完约5分钟
本报记者张孔娟陈
最近,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支持专业化经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产业”的报告和建议办理情况,并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询问。
据报道,今年北京将建成200个养老服务站,16个区(县)将建成“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预计明年将发布7项居家养老服务的统一实施标准,如帮助进餐、看病、清洁、洗澡、急救和康复。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服务项目的补贴力度,根据服务属性、服务对象和服务质量,对工商登记的养老服务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给予同等补贴。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人才专业发展体系。进一步提高家庭护理服务的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养老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为政府决策、供需对接、市场开发和产品研发提供支持。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到2013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已达到2.02亿,预计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超过3亿。近年来,地方民政部门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人才工作模式,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政策措施,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然而,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仍处于困境,即老年护理人才的稀缺与员工的大量流失并存,老年护理人才的发展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老年护理产业的发展,影响了老年护理服务需求的满足。中国老年人对多层次、差异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加。中国有4000多万残疾人和老年痴呆症患者,对医疗、康复和保健等专业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
据了解,根据4000万残疾和半残疾老年人的数据,我国应有1000多万护理从业人员,护理人员比例为1: 4,但目前护理从业人员不到100万,其中不到10%有专业背景并受过一定培训。老年人才短缺和养老服务教材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老年人才建设成为养老事业的重中之重。
我国养老服务人才仍面临招聘难、流动性大的特点。老年护理工作工资低、劳动强度大、福利少。此外,传统观念对老年护士和“为人民服务”有贬义,对社会地位的不满增加了老年护士的流动性。为了加强老年护理人才建设,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机制一直在不断完善。
2013年9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今年3月22日,民政部、国家老年办公室等6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启动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要求到今年年底,超过半数的养老院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不同形式的医疗卫生服务。
经过几年的发展,各地开始意识到发展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地方政府开始出台政策和激励措施支持养老服务的发展。
以南京市为例,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养老护理工作,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和专业人员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南京市民政局和财政局联合发布了《养老护理人员就业奖励暂行办法》,对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就业奖励,确保养老护理人员“稳心稳根”,促进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重点推进准入补贴奖励,最高奖励5万元,可缓解养老院“补血”问题。
日前,北京市出台的《支持专业运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业》也从制度上逐步完善了专业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体系。据了解,北京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家庭护理服务的专业运作。2016年,北京市和区两级制定了《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意见》等120多份配套文件。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70多项政策文件。制定养老服务单位信用体系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站奖励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行监管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运行。
此外,北京市通过制定《关于加强老年护理人才建设的意见》,建立和完善了吸引和培养老年护理人才、晋级、注册、教育培训、薪酬、激励考核等制度。合理的员工晋升机制可以实现良好的资源配置,使合适的人做正确的事,匹配他们的能力和职位,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规划,从而激励他们。《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岗位工作的稳定。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人才的社会地位,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为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保护,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站应依法与养老服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参加社会保险。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降低养老服务业员工的劳动强度,为养老服务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薪酬水平,完善激励评估机制。
标题:着力完善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1942.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青岛平度:葡萄盆景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