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认识改革意义 未雨绸缪应对风险
本篇文章1854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张伟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主任韩福玲教授就国有企业改革、绿色金融和全球金融安全等话题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采访。
中国经济时报: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创新是中国当前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韩福玲: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基础和巨额资产的运营效率。我们必须理性而深刻地认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及其所决定的国有经济的地位。必须从保持增长势头、防止资本外流、提高国有经济效率和控制力的角度来认识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意义。
在深化国家改革的同时,要整顿和完善现有的国有改制企业股权管理和激励制度,包括规范公司治理和建立顶层设计基础;公平问题只是一个代表性问题,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发展问题;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股权管理与激励机制并行;保持公司的稳定和平稳过渡;选举对改革的时机非常重要,国家政策和改革成本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中国企业的创新源于规模和所有制的差异,源于不同企业所面临的制度机制和政策条件的差异。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获得国家科技项目、土地分配、资本和其他必要资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他们受国有企业保值增值考核和工资总额限制的约束,不利于创新。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虽然自身机制灵活,但很难获得创新资源,市场准入也有很多限制。对于外资企业而言,融入中国创新体系的广度和深度相对有限,中国部分科技计划的开放性有限,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不够包容。随着全球化和创新合作趋势的日益增强,中国迫切需要扩大创新系统的开放性。
《中国经济时报》:绿色金融改革进程中存在哪些机遇?
韩福玲: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十分迫切。当务之急是将生态环境从发展的制约转变为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以绿色债券为例,2016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由于绿色资产的效用属性,其弱循环、低风险、现金流稳定等特点受到青睐。在资产短缺的背景下,金融机构抓住绿色业务的机遇,增强竞争力是其发展的方向。
行业发展也持续改善。一方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浪潮,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革命正在改变现有的国际资源和能源地图;另一方面,地方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也不断清晰。例如,控制空气污染是京津冀地区的重中之重,长三角地区城乡协调发展为绿色金融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从长远来看,探索低碳发展道路不仅符合世界低碳能源的发展趋势,也符合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中期来看,中国受发展阶段的制约,低碳转型面临着经济快速增长、国际贸易分工低端化、就业压力巨大、煤炭能源结构、技术水平和体制机制相对落后等障碍。
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机遇和低碳转型的两难境地,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和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同时,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我们应该找到一条低碳发展道路,协调长期和短期利益,权衡各种政策目标。
中国经济时报:各国的货币政策都会对市场产生影响。如何维护全球金融安全?
韩馥玲:中国的货币政策采取了与美国类似的监管目标。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引进外资,都与美国政策的调整有关。虽然中美之间的时滞不明显,但中美之间的货币政策趋势大体相同。美国的低利率政策导致国际资本流入中国,进而推高了房地产资产价格。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和控制通胀水平,央行出台了加息政策进行反周期操作,同时也阻止了部分外资回流。
随着人民币加入sdr,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名义利率将与美国同步调整。目前,中国名义利率周期正处于大幅下降阶段。考虑到2017年m2增速已降至12%(2016年m2增速目标为13%),未来中国货币将呈现紧缩趋势。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从根本上要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系统性风险的根源不在于单个企业或银行的成败,不在于单个行业或地区的兴衰,而主要在于监管的缺陷或漏洞。如果不及时制止,整个金融体系将会崩溃。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复杂的金融环境,采取预防措施、检查不足和弥补漏洞、保持警惕和提前安排应该是现实的行动。就全球金融安全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是将经济影响转化为政治影响,是主动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新平台。它还可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和地位,建立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主导的多边金融机构,降低全球金融风险。
标题:多维度认识改革意义 未雨绸缪应对风险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1642.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