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将迎来统一标准
本篇文章3629字,读完约9分钟
核心提示:金融机构间的跨行业合作可以加快绿色金融领域领先机构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业务经验的推广,加快市场整体能力建设,为绿色金融标准化工程提供必要的市场共识和基础条件。
绿色金融将迎来《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2016-2020)》的统一标准评价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正伟(601166,诊断部)
唐伟真兴业研究分析师
摘要:
2017年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绿色金融标准化工程被列为重点工程。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标准、信息披露标准、金融机构绿色信用评级标准。
在绿色金融标准化项目中,金融机构的主要作用受到高度重视。在绿色金融相关业务的专业化和系统化以及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这一点尤为重要,也符合国际先进经验。
通过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可以加快推进绿色金融领域领先机构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业务经验,加快市场整体能力建设,为绿色金融标准化工程提供必要的市场共识和基础条件。
关键词: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同行合作
2017年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局联合发布了《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金融市场标准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和推进路径,其中绿色金融标准化工程被列为重点工程,将大力推进。
该计划提出了绿色金融标准化体系的五大任务,并明确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在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不断深化、绿色金融市场和产品逐步进入大规模、系统化发展的背景下,推进标准化建设项目将对绿色金融的长期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绿色金融标准化工程的主要内容
根据《规划》的内容,绿色金融标准化工程主要从五个方面推进:
?构建多层次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集团标准、企业标准等。,并强调需要加强各级标准之间的协调和趋同;
?建立绿色金融标准化工作机制,核心目标是建立相关标准的认证体系,培养认证机构团队;同时,强调指标体系、监督和评价的协调和联系;
?重点制定金融机构绿色信用评级标准,将绿色环境绩效相关内容纳入金融机构传统信用评级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金融领域的投资,引导绿色金融市场有序竞争;
?建立健全绿色财务信息披露标准体系,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以及上市公司、债券发行人等相关主体的信息披露。
?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标准,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和风险证券化,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多元化发展。其中,绿色信用标准已被纳入国家和行业标准。
《规划》提出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产品标准、信息披露标准和金融机构绿色信用评级标准,这些都是目前中国绿色金融体系中亟待完善的内容。
国内绿色金融市场的产品标准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绿色债券发行目录,以及银监会绿色信贷统计系统划定的范围。标准体系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不利于市场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军表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牵头制定国家绿色项目目录,整合相关标准,形成国家统一的绿色债券目录,规范和完善第三方绿色债券评估体系,进一步培育绿色债券投资者。一些信用评级和环境评级机构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布了一系列绿色债券认证和评级方法。目前,国内市场上有近十家机构能够提供绿色债券评估评级,第三方机构团队已经初具规模[2]。
信息披露不仅是绿色投资的基本依据,也是市场监管的重要切入点。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标准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绿色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拟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基础资产的披露,即绿色项目的环境影响;披露参与绿色金融产品的企业的环境绩效;以及所获资金用途的披露。目前,与绿色项目环境影响相关的信息主要在银行信贷业务过程中使用和管理;绿色融资资金使用信息主要用于市场监管。然而,在公开市场中,市场主体环境和社会责任绩效的披露受到了最多的关注。中国证监会正在探索重点排放领域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强制披露,明确披露标准和要求,逐步扩大强制披露的行业覆盖面,依托沪深交易所推进相关工作[3]。基金行业协会也在积极推进相关研究,探索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随着基础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绿色企业的相关评级也将成为社会责任投资的重要依据,刺激相关指标和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加快完善相关信息披露指引和评估方法,结合市场监管和市场投资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将对引导绿色投资、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金融机构绿色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从另一个角度为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机构是目前中国绿色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参与机构。目前,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监管政策主要是银监会的“绿色信贷统计系统”,用于统计和计算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业务的规模和节能减排防污染的效果。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鼓励银行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银监会进一步提出了详细的绿色信贷自我评价体系,并对银行绿色信贷的kpi指标进行了评价,这也将成为银行未来绿色评级的依据[4]。此外,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方案,这将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因此,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有必要对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服务的风险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二、绿色金融标准化工程的推进机制
根据该计划,应注意政府、行业组织、认证机构和金融企业在标准制定、修订和应用方面的协调,鼓励市场机构制定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更严格的有竞争力的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并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同时,强调金融企业要在金融行业标准实施中发挥主体作用,鼓励金融机构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逐步实现国有重点金融企业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比重大幅提高,通过国家机构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引导其他金融机构积极实施相关标准。由此可见,在绿色金融标准化工程中,金融机构的主体作用得到了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和其他市场主体的作用,对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意义深远。
绿色金融业务体系庞大,涉及面广,专业性要求高,不仅涉及金融市场的相关标准体系,还与环保、能源等领域的相关标准体系密切相关。特别是“十三五”期间,中国将绿色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并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现代化、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现代服务业体系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深刻体现。随着绿色发展范围的不断扩大,绿色金融所涵盖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以推进绿色环保、节能低碳为出发点,实际上为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供给侧改革、鼓励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乃至实施普遍受益和扶贫等多种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持。从这个角度来看,绿色金融的地域、主体和产业范围都大大扩展,相关业务的专业化和系统化程度也在迅速提高。因此,探索科学合理的商业模式,构建企业标准,通过同行合作促进和完善,是构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等更高层次标准,加快相关标准体系统一和完善的重要途径。
从国外发达市场的实践经验来看,无论是赤道原则、绿色债券原则等产品标准,还是环境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esg披露与评估体系,都是从金融机构的自愿性和自愿性标准体系出发,通过对等合作逐步扩大其影响力,最终成为市场、行业和监管当局认可的标准,并自下而上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
因此,规划建议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为前两个纽带的作用,组织金融机构、行业组织、标准化技术组织、认证机构、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需求分析、调查研究、推广实施、人才培养等工作。,探索金融机构广泛合作的模式,加快相关标准体系的建立。
目前,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市场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特殊的制度机制和管理模式,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特定产品标准体系。但是,客观地说,对绿色概念有不同理解的组织更多,在相关领域的投资、业务运营和管理能力上也有很大差异。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同行合作,促进企业层面绿色金融理念、模式和经验的交流,加快绿色金融业务能力建设,为绿色金融标准化项目提供必要的市场条件和共识,促进绿色金融系统化、规模化、健康发展。
[1]http://www.ideacarbon/archives/38851
[2]http://green finance . Xinhua 08/a/20170420/1700500 . shtml
[3]http://stock . Xinhua 08/a/20170327/1695911 . shtml
[4]http://www.ideacarbon/archives/38738
[5]http://finance.ifeng/a/20170408/15291361_0.shtml
标题:绿色金融将迎来统一标准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0330.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