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镇银行十年:金融“下乡”有效服务农村金融需求
本篇文章1702字,读完约4分钟
中新社北京五月三十一日电中国农村银行十年:金融“下乡”有效服务农村金融需求
中国新闻社记者魏?
中国第一家村镇银行于2007年在四川仪陇正式成立,至今已有10年。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中国已建立1519家村镇银行,其中64.5%位于中西部地区。4月底,中国银行与新加坡淡马锡的子公司符登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10.87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控股的15家农村银行的全部股权,这也是中国10年来第一批具有象征意义的农村银行收购。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农村银行从零开始发展,总资产已经超过1万亿元。金融“下乡”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
民间资本“进村”增强实力
截至2016年底,中国农村银行实收资本为1135亿元,其中引进民间资本815亿元,占比70%以上。村镇银行已成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银监会农村金融司副司长马晓光表示,为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银监会于2006年12月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支持各类合格民间资本参与县域村镇银行建设。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国的监管机构相继发布文件,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村庄”。
“民间资本的进入增强了村镇银行的资本实力,提高了村镇银行持续经营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马晓光说。
并行创新抑制了农民的渴望
对于中国数亿有资金需求的农村借款人来说,最大的问题是:首先,没有抵押品,即房屋、汽车等。;其次,由于没有信用记录,银行担心他们将来无法偿还这笔钱,成为坏账。
“过去,我租了一栋厂房。没有房产证和土地证做抵押,银行也不敢给我贷款。”安徽省来安县太阳聚氨酯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发明告诉记者。这位拥有九项发明专利的农民企业家曾经只有600平方米的出租屋和八名员工,年产值300万元。2012年,新成立的中国来安银行符登村镇银行账户经理找到了谢发明。“他们在我的工厂里当场看了它,并和我交流了很多次。我觉得我的产品在“玩”,最后给了我一笔信用贷款。现在我一共借了90万元。”有了最初的资本,在四年多的时间里,谢发明已经拥有了两个占地11.2亩的大型工厂,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员工超过40人。
在当地,谢发明的故事并不特别。通过抵押物的创新,为需要发展的农民提供贷款,解决他们对资金的渴求,已经成为农村银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来安银行村镇银行行长朱告诉记者,他们的银行贷款主要面向小微企业、“三农”和个体工商户。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共有贷款客户1361户,平均每户31.89万元。这些贷款大多没有“传统”抵押品。
针对乡镇企业缺乏合格抵押物的问题,来安提出“集体土地抵押给工厂,村委会、客户、银行三方签订协议”进行正式抵押。随后,推出了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并签署了三方协议;2016年,推出了农业机械抵押贷款和农民担保贷款;2017年,它率先在来安县启动了第二次抵押贷款。
采取多种措施消除潜在风险
中国遂宁银行村镇银行董事长钟表示:“所有银行最大的隐患是信用风险。小额贷款客户质量不高,准入门槛不高。然后借款人的性格成为发放贷款的重要参考标准。我们的客户经理将通过村委会和朋友了解客户所在的位置,并将使用总部提供的数据作为参考分析。”
中银行通过签订三方协议,可以向农民发放无抵押的信用贷款,最高贷款金额可达500万元。从2013年6月末至今,不良贷款只有两笔,不良率仅为0.4%,远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为消除潜在风险,山东穆平胶东村镇银行建立了违约信息通报机制,明确了农户不良贷款报告制度,全面加强了涉农不良贷款管理。穆平胶东村镇银行在拓展业务的同时,利用贷后监控,收集和掌握其业务区域内恶意违约客户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向区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报告,以防范风险,改善“三农”信贷环境。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忠表示,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村镇银行已逐渐成为服务于中国农村的新型金融力量。转型发展村镇银行应做好定位、服务、管理和转型四个方面的工作:坚持“支农、扶小”的定位,回归政策的源头;深入培育差异化服务,夯实业务基础;推进精细化管理,弥补不足;探索集约化转型,注重内涵发展。(结束)
标题:中国村镇银行十年:金融“下乡”有效服务农村金融需求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0293.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