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解决好三对关系
本篇文章1418字,读完约4分钟
本报记者陈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研究中心)的“德国工业4.0在中国的创新与应用”顾问研讨会在国家研究中心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主持研讨会并讲话。本课题国内一级专家顾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联合会主席王旭东,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席李,北京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以及其他顾问委派的代表出席会议,并对课题成果提出修改意见。
该项目由国家研究中心和博世集团在2015年中国发展论坛上协商确定,计划在两年内完成。目前,20万字的总报告和1.5万字的总报告摘要已经形成,正在进入征求意见和修改报告的最后阶段。
李伟表示,该项目的最终结果将于下月正式公布。
本课题旨在梳理、分析和探讨对工业4.0的理解,中国制造业在工业4.0坐标系中的地位,以及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目标和政策建议(爱吉、净值、信息)。
国家研究中心“德国工业4.0在中国的创新与应用”课题组结合详细调查研究,认为工业4.0本质上是一场以智能制造为标志的生产模式革命,但智能制造只是核心,而不是整体。它是数字与制造、生产和服务的结合,具有八个基本特征:以人为本、数字互联、新元素、协作与集成、自动化、智能化、一切服务和大生态。
李伟强调,制造业再次成为全球热门话题后,经过几年的探索,围绕制造业发展方向的一些基本问题,如驱动力、技术条件、可能的主要路径、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等。,这在2016年20国集团杭州峰会的《20国集团新产业革命行动计划》中有所概括。然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技术条件和不同的工业化程度,因此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自然也不同。
与标准行业4.0相比,中国制造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中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从2.0到3.0的过渡阶段,但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巨大;第二,中国制造业已经成长为许多具有强大个人能力的龙头企业,但仍然缺乏同时具备各种能力的顶级企业或产业综合体,导致缺乏在整个产业链和所有环节推广工业4.0的能力;三是中国制造业面临低端和高端双向挤压,近年来经营状况不太好,影响了企业推广行业4.0、实现转型升级的进程;第四,企业间发展水平不均衡,尤其是中小企业信息化能力不足;第五,仍然缺乏系统的制度支持,包括制度、管理、技术、标准和政策。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制造业需要借鉴先进经验,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转型升级之路。
基于此,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技术条件下,推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解决三个关系:一是德国经验与中国道路的关系;二是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的关系;第三,人与机器的关系。
参加会议的专家和顾问还提到,德国提出用工业4.0来解决德国的问题,这也决定了中国不能盲目照搬德国的经验。同时,德国工业4.0的实施更多的是自下而上——企业提出,科研机构(德国工程研究院、行业协会)参与和干预,最后获得政府许可。相比之下,“中国制造2025”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因此政府如何更好地在促进工业4.0中发挥作用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于人与机器的关系,国家研究中心“德国工业4.0在中国的创新与应用”课题组认为,以人为本是工业4.0的核心理念,基于不同的发展基础,实施工业4.0应有不同的选择。“工业4.0在现阶段大量使用机器人而不是劳动力”是一种误解。如果在这种误解下,大量工人被解雇,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其实是违背原意的。
标题: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解决好三对关系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6538.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