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将编织一个“铁网”,以防止自然灾害和减少伤害损失
[佛山将编织一张抵御自然灾害的“铁网”]许多市民可能还记得,2006年台风“普拉皮隆”登陆时,一场龙卷风袭击了佛山,房屋突然倒塌,甚至汽车也被卷走。在强大的“自然灾害”之前,人类似乎很小,似乎对此毫无办法。事实上,虽然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仍然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将损失降到最低。12月18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佛山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4-2020)》。不久,该计划将颁布实施,佛山将逐步建设一个坚强的“自然灾害预防网络”。
佛山“自然灾害”目录(以下来自Nandu.com)
禅城和南海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台风:可能在12个月后发生
数量:平均每年1-2件
时间:七月和八月是最集中的。最早1961年5月19日,最晚1974年12月2日
典型案例:2006年8月,台风“普拉提隆”造成135,650人和160,450公顷农作物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26,521万元。
高危地区:三水区、南海区、禅城区、高明区东部和顺德区南部。
暴雨和洪水每50年发生一次,洪水每4年发生一次
标准: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平均强度76.9毫米
时间:4月至9月
平均天数:6.7天/年,最多13天/年,最少1天/年
典型案例:2006年6月8日至9日暴雨造成6200人受灾,42700公顷农作物受灾,140个工矿企业停产,农业经济损失1.566亿元,直接经济损失1.701亿元。
趋势:洪水时间频率增加。1994年6月、1998年6月、2005年6月和2008年6月,洪水每50年发生一次。(根据1957-2009年降水资料统计)
高危地区:禅城区祖庙街、南庄镇、三水区中北部、高明区中部、顺德区南部。
强对流:14人死亡的悲剧
类型:雷暴、冰雹、龙卷风、短期强降水
典型案例:2011年4月17日中午,佛山遭受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约3.29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11200亩,14人死亡,153人受伤,200栋房屋倒塌,3座电力塔倒塌,约40根电杆断裂,部分电信设施受损。
高危地区:禅城区、三水区、顺德区和南海区。
十年前高温热浪杀死了三个人
标准:最高温度达到35℃
典型案例:2004年6月29日至7月1日,南海持续高温,连续两天录得39.0℃高温,导致3人死亡。
高危地区:禅城区、南海区以东、顺德区。
低温是2008年最冷的春节
典型案例:2008年初,佛山市1月下旬至2月中旬连续20多天最低气温低于10℃,日平均气温低于10℃,刷新了1957年以来的气象记录。
高危地区:三水区中北部和高明区西部。
干旱的水乡城镇也将在三个季节遭受干旱
趋势:近20年来,佛山地区季节性局部干旱,甚至秋冬季和春季持续干旱的概率显著增加。
典型案例:1990年8月至1991年6月,45万人受到干旱影响;从2002年1月到4月,8970公顷的农作物受到干旱影响,该市47座水库干涸。
高危地区:三水区中北部、高明区西部、南海区东部和禅城区。
标题:佛山将编织一个“铁网”,以防止自然灾害和减少伤害损失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2145.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