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债转股 实施机构全部落地
本篇文章1776字,读完约4分钟
见习记者张琼斯记者
○编辑陈郁
银监会近日发布了《关于中国银行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意味着四大银行的债转股机构已全部落地。此时,距离国务院发布债转股“总体方案”已经一年多了。
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债转股的动作不小,已经签署的债转股金额也相当大,但没有多少落地项目在落地。根据经纪公司的报告,不到14%的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已经实施。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签约容易、土地难的现象,恰恰是走市场化、法治化道路的表现。因为签订合同只反映了空潜在的市场需求空间和最初的意向,登陆需要企业、银行、原股东和债务人的参与。目前市场的发展是正常的、合理的,我们不能只强调速度和规模。
四大银行的债转股实施机构都已登陆
随着银监会正式批准中国银行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开业,四大银行的债转股机构均顺利落地。
去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允许银行申请设立符合条件的新机构,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拉开了四大银行债转股实施机构安排的序幕。2016年底,四大银行相继发布公告,宣布计划投资设立专门从事债转股业务的资产管理子公司。
建行率先行动,建行投资于今年7月20日获准开业,注册资本120亿元,主要从事市场化债转股及配套业务;7天之后,农行投资也获准开业,注册资本100亿元,是中国农业银行系统注册资本最大的全资子公司;工行的子公司工行投资也于9月获准开业,注册资本为120亿元人民币。
从批准到正式开业,这些机构的筹备速度是惊人的。据《上海证券报》统计,上述三家机构经银监会批准正式开业仅用了约两周时间。
各大银行也在争取债转股市场,而最早布局的建行似乎正在引领市场。建行投资执行董事、行长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截至9月8日,建行已与42家企业达成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意向,签署框架协议5542亿元,其中11家企业的15个项目落地资金633.8亿元,签约金额和落地金额约占当前债转股市场的一半。
工行还增加了其在债转股市场的权重。9月26日,工银投资开业当天,公司与6家企业签署了总额830亿元人民币的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截至目前,工行已与28家企业签署了总额为3455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化债转股合作协议。
美国广播公司正在加紧布局。近日,农行、农行投资、农行国际、农行汇理等子公司联合推出了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首个37.5亿元的债转股项目,这也是农行为地方大型国有企业办理的首个债转股基金。
签订合同既容易又困难,这不是一件坏事
大型国有银行并不是债转股市场的唯一参与者。11月18日,西昌矿业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其背后的领头人是中国信达。据山东银监局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底,辖区内银行业共签署债转股项目1138亿元,落地近180亿元。
通过对四大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当地情况的梳理,可以发现签订合同相对容易,但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落地或实施并不容易。例如,建行已落地的项目仅占合同金额的11.44%。
此前,瑞银集团发布报告称,以市场为导向的债转股已正式启动一年,但实施进度依然缓慢。瑞银根据公开数据建立的债转股数据库显示,已公布81个案例,总规模为1.04万亿元,其中只有13.7%得到实施。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指出,“签约容易落地难”,恰恰是走市场化、法治化道路的表现,这是正确的节奏。因为签订合同只反映了潜在的市场需求和空房源的最初意图,登陆需要企业、银行、原股东和债务人参与并批准该计划。“如果它真的很快,它将成为一个行政命令”。
他解释说,从内部环境来看,债转股的目标通常是已经遇到运营问题的企业。重组必须涉及各方利益,不可能一帆风顺;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市场资本成本正在上升。在债转股过程中,有必要用新的资金来源替代旧的债务,而新的资金来源必然要求更高的回报,但债转股企业不一定同意。因此,资本环境是制约债转股落地的核心环节;从制度环境来看,目前缺乏配套的退出政策,存在投资者收益和收益不确定的问题。
“所以我个人觉得目前市场的进展是正常合理的,我们不能只强调速度和规模,否则我们会偏离初衷。每个人都这样做是为了完成任务,但这会带来风险。”曾刚说。
曾刚认为,债转股是配合企业改革的一种辅助手段,应该在企业去杠杆化的框架内讨论,而不是刻意强调规模,否则就会被抛弃。
标题:四大行债转股 实施机构全部落地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9075.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