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解读《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本篇文章1423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让人民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公平”——解读《关于深化教育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意见》
新华社记者胡浩、石玉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意见》提出要以人为本,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着力解决关键问题、综合改革和重点突破,扩大改革效益,增强人民群众的受益意识。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保障公民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一直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首要目标;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一直是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
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规模。截至2016年底,共有512,000所学校和2.65亿在校学生;入学前三年的毛入学率为77.4%,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小学净入学率为99.9%,初中毛入学率为104%。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毛入学率达到87.5%,基本普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7%,接近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
“在充分肯定教育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优先地位需要进一步巩固,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和不协调的问题。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的突出缺陷,教师队伍不能适应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的新要求,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不够高等。这些都是中国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说。
专家表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是打破体制机制各种障碍、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动力。
针对教育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意见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学前教育方面,笔者认为学前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应该创新,以利于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强调要鼓励多种形式的办园,切实推动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鉴于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协调,意见要求统一城乡学校建设标准、城乡教师编制标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人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国家基本设备标准的制定。实施淘汰大班的计划。切实改变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弱势面貌,努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针对择校难的问题,明确提出要改进管理模式,试行校区管理,探索集团化办学,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如委托管理、强校弱校、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等。
意见也回应了人们关心的许多教育需求。孩子早退和父母晚归有“时差”吗?意见认为,有必要建立和完善课外服务体系,鼓励地方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需求,探索灵活的离校时间,提供多种课外服务。课外机构是混合的?明确了要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严格审查办学资格,规范培训范围和内容。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上学时害怕受到歧视。意见认为,要完善特殊教育的综合发展机制,改进特殊教育的育人方式,加强常规班级建设,建立健全综合教育评估、监督检查和支持保障体系。
教师们强烈支持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提出了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培训、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构建覆盖各级教育的师德建设体系的观点。在招生和考核中加强师德考核。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加快形成继承中国优秀传统、符合时代精神的尊师重教文化,为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同时,意见要求有效改善教师待遇。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进绩效考核方法,使绩效工资充分反映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绩效,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严松
标题: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解读《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6832.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