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北向穿透式监管方案落地
本篇文章1887字,读完约5分钟
被香港监管机构列入议程一年的“深度监管”和“一户一院”取得了最新进展。昨日交易结束后,香港证监会宣布,将为沪港通和深交所引入投资者识别代码系统。根据HKEx发布的信息,经过与市场各方沟通、系统变更和演练,新系统将于2018年第三季度正式推出。这也意味着内地和香港同时进行的透明监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标识符系统将首先在北行交易中实现
内地和香港市场在交易体系、投资者结构和投资理念上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在跨境交易监管方面。
就内地市场而言,监管者可以直接看到投资者的交易和持股情况,即实施“渗透监管”。不过,香港的市场监管是一个两级制度。交易所直接与会员(经纪人)打交道,而会员(经纪人)与客户打交道。尽管风险分层已经公布,但交易所和监管机构对每个投资者的交易情况远不如中国内地清楚。投资者可能以沪港通和深交所为幌子买卖内地股票,这给监管带来了严峻挑战。
“由于香港市场无法‘看透’投资者账户,监管机构无法了解每笔交易指令背后的实际投资者,跨境执法的效率和效力也将受到影响。”一位资深香港市场人士告诉记者。
为了加强交易监管,防范跨境业务风险,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通过对投资者的监管,在大力推广和香港市场达成共识。过去一年,为了落实两地证监会达成的共识,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和中国结算公司共同研究了有关北行投资者身份识别的业务细节,并制定了具体方案。香港证券交易所昨天向市场公布了详细计划。
具体而言,HKEx市场参与者将按照标准格式为每个北行交易客户分配一个经纪客户代码,并将客户身份信息提供给香港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0388),包括客户名称、发行国家、身份证明文件的类别和编号等。香港联合交易所将把相关信息移交给内地交易所。
提交北行交易指令时,HKEx参与者必须附上相应的经纪客户代码。如果没有附件或格式不正确,订单将被HKEx拒绝;如果额外的经纪客户代码无效,订单也将被内地交易所拒绝。
经纪公司的客户代码和客户身份信息仅由监管机构用于监控市场,不会用于结算和交割,也不会提供给公众检查。此外,HKEx参与者在将个人数据用于上述目的之前,将获得投资者的同意。
HKEx联合集团首席运营官兼市场总监李国强表示,提议的模式非常重视隐私保护,投资者可以选择是否参与北行交易,投资者的身份由券商自己分配。这些安排不仅符合监管要求,而且照顾到市场参与者的关切,这是一个更合适的模式。
香港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Hong Kong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首席执行官欧戴利(O 'Daly)表示,在沪港通和深交所实施投资者识别系统后,两地证监会同意尽快为港股通引入类似系统。「长远来说,我们计划对在香港交易所进行的所有交易实施投资者识别系统。」奥达利说。
跨境监管合作机制不断加强
跨境监管合作的升级得益于以往监管机构的密切合作。早在深港通开通之初,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就签署了沪港通跨境联合监管合作协议,建立了监管执法、信息交流、投资者权益保护等全方位合作机制。
在这一合作框架下,上海、深圳和香港交易所建立了跨境联合监管机制。如建立定期跨境市场监管联席会议机制,三个市场监管部门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充分沟通市场监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解决办法。“自深港通开通以来,三家公司已举行了四次季度联席会议。”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监管部相关人士透露。
为防止沪港通和深港通在极端情况下因重大交易异常导致的市场异常波动,三家交易所根据各自市场交易特点,共同研究制定风险应急措施,以保持互联互通机制的平稳有效运行。此外,三家公司还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的监管合作,为两地跨境执法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深港通开通近一年以来,两地交易所已从实时监控、跨境合作、北行交易全程监管等方面着手,为深港通构建安全网,有效防范跨境交易风险。
该安全网包括完善深港通市场监控系统、加强日内实时监控、提高跨境非法线索发现能力。例如,根据两地的联合监管机制,深圳证券交易所可以致函香港证券交易所阅读账户信息,并根据回复对相关账户交易进行深入分析,视具体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到目前为止,这两个地方已经要求对方访问账户信息近50次。”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监管部。
在香港市场建立北行投资者识别机制后,这个安全网的运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深交所将通过实时识别投资者,对存在异常交易或涉嫌非法交易的投资者直接采取监管措施,有效消除空投资者监管套利,为打击跨境违规行为提供有力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指出。
标题:互联互通北向穿透式监管方案落地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3316.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