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这一年 八种河南人品质有口皆碑
普通河南人,踏实的河南人,不怕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包容宽广的河南人,忍辱负重的河南人,自尊心强的河南人,能拼写战胜河南人。
——省党委书记卢展工
“河南省已经形成了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良好气氛,聚集各方共识,形成了集聚多方面因素的良好局面……这是河南人敢于负责,做点什么,对国家现代化建设起到重要支持作用的事业 ”今年8月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对河南人敢于承担的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个河南人的质量是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精神基础。
■优秀河南人代表
【兴奋】
获得了三项全国大奖
“三天内获得了三个国家级大奖,我非常高兴。 ”。 昨天刚在北京受到表扬的王红丽掩饰不住兴奋。
9月24日晚,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颁奖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举行。 由河南省皇后豫剧团、八一电影制片厂共同拍摄,王红丽担任主演电影《推刀下的红梅》,获得中宣部“五项一工程”奖。
9月26日下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事业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河南小皇后豫剧团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王红丽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体称号。
王红丽说,获得这样的荣誉与火如荼的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有关。
【经历】
从烤鸭妹妹到两次梅
王红丽出生于艺术家家庭,1979年,11岁的王红丽考上了洛阳艺学校。 1985年毕业后,王红丽加入省豫剧二团。 1986年,在重庆公演,18岁的王红丽主演《春秋配》,与豫剧皇后陈素真很像,因此被当地媒体称为“豫剧小皇后”。
1990年,剧团人事变革,由于偶然的原因采用了王红丽。 从那以后,她离开了舞台。 卖便当,卖烤鸭,鲜红的时候开了三家烤鸭分店。 但王红丽的心还在豫剧里。
1993年,王红丽在父母的帮助下成立了“河南小皇后豫剧团”。 剧团成立的第二年,他排除了“风雨行宫”。 王红丽带团演出一百多次,一举获得梅花奖。
2002年,王红丽主演《推刀下的红梅》,获得梅花奖。 迄今为止豫剧界获得“二度梅”的全国只有她和李树建。
【心声】
用作品表现河南人的品质
19年来,小皇后豫剧团巡视了7000余场,观众达3000多万人,成功走上了民间剧团繁荣快速发展的道路。
“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特别是去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术,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任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当时我们自辩剧团,有勇气负责,今天建设中原经济区,我们继续发扬有勇气负责的精神,通过作品表现河南人的精神品质,提高干劲,把大家投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潮 ”。 王红丽说
■这一年,这些人
无论是这一年隐姓埋名、淡泊名利的老英雄李文祥,还是“两人敬礼引起了数十亿投资”的民警朱留勇。 无论是“治塞王”杨华民,还是紧急情况下救人的铁警察李博亚。 饰演大爱的“西瓜哥”无论是经常称赞还是带领剧团走出新天地的“小皇后”王红丽,他们都是优秀的河南人,向国民传达着令人振奋、振奋的正能量。
从他们那里,我们看到了河南精神核心的生动表现,看到了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 这些优秀的河南人的精神品质,将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强大推动力,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原孩子投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趋势。 一键共享到【互联网:郑国锋】【打印】【头条】【关闭】
标题:【热门】这一年 八种河南人品质有口皆碑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23249.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