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韧性强有依据 短期数据波动不代表经济转弱
本篇文章1108字,读完约3分钟
李克强总理在9月12日举行的“1+6”圆桌对话上谈到中国经济的突出特点时,用“韧性强、潜力大、活力强”来概括,其中韧性强意味着回旋余地大,经济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
“总体而言,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速正在放缓,但它仍有弹性。”苏宁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智龙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率在过去两个季度一直保持稳定和上升,其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60%,消费增长非常稳定,不会出现明显的停滞。此外,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增速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表明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
苏宁金融研究所(Suning Financial Research Institute)特约研究员蒋寒昨日也对记者表示,从整体数据来看,gdp、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都能更好地反映中国经济的弹性。以社会消费品投资总额为例,今年6月,社会消费品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1%,比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上半年同比增长10.4%。消费的快速增长表明中国整体内需相对稳定,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作用更加突出。
事实上,pmi出人意料的数据也表明中国经济具有弹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8月份制造业pmi为51.7%,超过预期的51.3%和此前的51.4%,为今年第二高水平,并连续13个月站在荣枯线之上。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出现反弹,表明供需均在改善;大企业的高度繁荣表明生产能力明显,产业集中度提高,实力较强,中小企业的边际提高可能受益于出口;今年原材料采购价格指数创新高,企业利润将继续大幅提升。
"在整个经济转型过程中,制造业的重要性非常明显."华商基金(Huashang Fund)策略研究员张昨日表示,制造业出口的改善可以推动上游矿业、原材料加工和其他行业。另一方面,随着预期的改善,制造业的扩大再生产也给经济带来了额外的弹性。中短期来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制造业升级仍是中国经济的重要起点,这将显著增强经济的弹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复杂多变的全球市场环境,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经济体的经济数据自2017年以来波动较大。因此,市场上不断出现对中国经济“硬着陆”和金融风险的担忧。
对此,蒋寒告诉《证券日报》,经济数据的短期波动是正常状态。由于中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宏观经济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下波动是一个相对正常的现象。因此,不必过分担心经济数据的短期波动,而主要关注中国经济的长期数据。
谈到未来,黄智龙认为,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运行的趋势。总体而言,经济停滞风险较小,但仍面临政府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住宅部门杠杆率上升的风险,这可以说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
标题:中国经济韧性强有依据 短期数据波动不代表经济转弱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6239.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