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信息网依托最权威、最丰富、最及时、多媒体的本地新闻资讯为基础,以凝聚强、互动快、情趣高、影响大的互动传播平台为手段,以政务服务、商务服务、便民服务、增值服务为特色,充分满足网络时代广大群众对信息传播服务的新需求。

主页 > 新闻 >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来源:网络转载更新时间:2020-09-23 00:41:41阅读:

本篇文章4335字,读完约11分钟

今年,对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边塘镇凤楼村的肖磊和邢蕾兄弟来说,可谓是喜事连连。在徐州市地方税务局的帮助下,由两兄弟组建的徐州肖磊石材工业有限公司,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下一步是投资500万元建立另一个农场。现在,他不仅买了一辆汽车,还建了一所新房子。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但是两年前,肖磊和他的兄弟们还在担心他们的生计。回首往事,肖磊感慨万千:“今天,多亏了地税局,他们给我展示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在边塘镇的帮扶点,有220多名像肖磊这样的农民在徐州市地方税务局的帮助下走上了致富之路。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多年来,徐州市地方税务局始终把扶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与贾汪区边塘镇英山村、凤楼村等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分管领导牵头、村一秘具体落实、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结合扶贫对象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帮扶机制等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以精准投入跟进。先后投入扶贫资金400多万元,千方百计繁荣富民产业,填补贫困人口的口袋,彻底拔掉“贫困根”,种下“知识根”,开辟“致富之路”。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我们大多数人来自农村,有着深厚的地方情结。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决不能走过场、耍花招。我们必须帮助穷人,帮助穷人。如果有任何问题,我们将解决任何问题。”徐州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军为了摸清“贫困基数”,多次走访贫困村,主动与村干部和群众讨论发展规划,深入调查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状况,深入分析贫困原因,采取建档、结对帮扶、制定精确政策等方法,基本实现了“一户一策、精确救助”。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边塘镇英山村有常住农民526人,人口2236人。其中,贫困家庭114户,贫困人口319人。由于该村地处丘陵山区,五山多石,荒山面积3000多亩,耕地面积1874亩,田埂薄,水少,作物产量低,人民无力承担工业项目,生活困难,集体经济落后。2006年,徐州市地方税务局根据“双百村帮扶”项目的部署要求,与英山村结成帮扶对子。结对之初,徐州市地方税务局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加强农业基本生活设施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产业化建设,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在徐州市地方税务局的帮助下,经过10年的努力,英山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条土路曾经在晴天尘土飞扬,在雨天泥泞不堪,现在变成了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曾经,夜晚漆黑、道路宽阔的乡间小路被明亮的路灯照亮;看电视打麻将的单调乡村生活被丰富的广场文化所取代;因贫困而即将辍学的农民子女现在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的学生...人均收入也从扶贫前的1500元增加到今年人均收入的9000多元,成为全省扶贫示范村。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江苏文明村”、“民主法制示范村”,被贾汪区委、区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州文明村”。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当地纳税人无法帮助穷人的地方情结。2016年,徐州市地方税务局在英山村成功脱贫致富后,被调往丰楼村继续扶贫。50岁的地方税务干部郝景海被选为村里的“第一书记”。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这块地只有几厘米,不能种庄稼。有些地方种的玉米太短了,连兔子都得吃。”冯楼村党支部书记耿德峰回忆起过去的日子,看起来很痛苦。丰楼村位于徐州市贾汪区边塘镇东部山区,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干旱缺水,基础设施差,教育、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群众生活水平低,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传统农业。这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也是全省重点帮扶村之一。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徐州市地方税务局作为对口支援单位,如何在完成“两年脱贫”的艰巨任务的同时,开创丰楼村全面建设小康村的新局面,是广大干部职工的一个“必答”。这个问题考验决心、毅力甚至能力。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裤子上沾满了泥,衣服的背面被汗水浸湿了……”徐州市地税局第一任书记郝景海(音译)在进入枫楼村后就喜欢上了这首歌。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郝景海坚持在农村吃、住,深入了解扶贫点每个村民的家庭情况和扶贫需求,加强与两个村委会的沟通和协调,建立扶贫项目台账,带领村委会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确定适合本村的发展项目,确保扶贫项目更有针对性。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全村占地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000亩,高山2800亩。村里有818户人家和3830人。”3月22日,郝景海第一次来到丰楼村,他在《扶贫》杂志上写道。

“经过准确的鉴定,有211户贫困户,人口661人;有13户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36人;20户五保户中有23人,10户和29人因残疾而贫困;91户家庭和335人因病致贫;共有77户普通贫困家庭,257人。他们大多数因疾病而贫困,因残疾而贫困,他们的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就这样,我记录下了我在丰楼村每天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现在,郝景海的扶贫日记已经是厚厚的一叠了。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在420多天的时间里,徐州市地方税务局帮助成员走访了村里的每一户人家,向贫困群众详细询问了他们家庭成员的信息、健康状况、经济状况、住房情况、贫困原因以及急需解决的困难。孙景杰,孙庄第三组村民,残疾人,无劳动能力,丧偶,两个孩子上学,与年迈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冯村3组,他的妻子患了多年的内部风湿病,失去了孩子,抚养了三个孙子到学校读书;来自10组的王,有一个残疾的儿子,一个智障的儿媳,两个上学的孙女,家里没有劳动力……”经过一步一步的核实,来自211个贫困家庭的661人已经建立了档案和建立了卡片,以适应扶贫计划。“我不记得郝书记来过我家多少次了。就像我的亲戚一样,他来的时候开始帮助我。真是个好人。”80多岁的张叔叔兴奋地说。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在充分沟通、实地调研、反复论证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基层组织、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本农田、基础教育、科技致富”在内的详细的两年救助计划,制定了“规模养殖+农民”脱贫、“产业+贫困人口”脱贫等具体救助措施,既着眼于解决当前群众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又着眼于长远。想办法增加农民收入,从农业效率上出主意;它不仅有助于解决困难问题,而且还大力提高农民的谋生能力,全面实施“解决温饱——促进发展——全面提高”的三步走计划。该规划为丰楼村的发展绘制了新的蓝图。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盛夏,当太阳燃烧的时候,枫楼村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张精确的扶贫图,一份“两年扶贫”的工作计划,一份扶贫宣传手册……徐州市地方税务局第一书记郝景海来到村里入户,不知疲倦地在村里的每个角落工作。,这是郝景海的真挚情感:“扶贫首先要了解农业、农村、农民,和农民交谈、交流、做朋友,把工作做在农民的心里,这样才能把扶贫落到实处”“郝书记来了以后,为乡里做了很多好事。只要你在村子里,你就会去村民家和村民聊天。当提到村里的地方税务“第一书记”郝景海时,村党委书记耿德峰赞不绝口。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道路遭到严重破坏,碎石和厚厚的灰尘使乡村道路变成了“石灰路”,车辆经过的地方扬起了厚厚的灰尘。这是2016年徐州市地方税务局领导小组成员第一次下到村里。难走是制约村民致富的“瓶颈”。只有走完“脱贫”之路,才能带领群众走上小康之路。为此,徐州市地方税务局以改善丰楼村交通、水利和工业设施为突破口,积极改善基础设施。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晴天有泥土,雨天有泥巴,旅行条件极其恶劣。几乎所有村民都说村里的路不好,这已成为他们出行的一个主要问题。”徐州市地方税务局“第一书记”郝景海告诉记者,修路是他们在村里的第一份工作。第一次,徐州市地方税务局协调资金,帮助修建和拓宽水泥路1500米,绿化和照亮乡村道路。与此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修建了8米宽的引水和排水工程,修建了新的配套深井,修建了灌溉水库,修建了田间道路,使村里所有的土地都能得到灌溉,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大大增加,从过去的粮食不足增加到现在的粮食过剩。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帮助扶贫点建立富裕产业,生产循环造血,是扶贫开发的长期战略。“村子里土地资源短缺,村民们不能依靠地里的产出来‘规划’美好的生活。”徐州市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军表示,不调整传统产业结构,村民很难致富。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徐州市地方税务局积极推进项目建设,释放产业驱动的效率,开展了“授人以渔”的产业扶贫和智力扶贫相结合的扶贫。建立了村民学校、“爱心服务站”和党员活动室,开通了远程教育网络,购买了学习用书、电视、电脑等文化用品,开展了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培训,提高了村民的知识水平和致富能力。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针对丰楼村基础薄弱、农业劳动力流失、农民增收困难等实际问题,徐州市地方税务局积极推进工业扶贫,利用山区资源丰富、石材资源丰富、荒山大的优势,帮助建设了石材加工厂。目前有石材加工企业20多家,从业人员100多人,年社会效益1000多万元。同时,协助边塘镇政府改造平整山坡荒地,开发建设240亩“返乡创业园”,为村里招商引资提供服务。目前,“同学会创业园”已成功引进三家企业,其中一家已投产,一家已竣工。省市援助资金已投入160万元,一座4000平方米的厂房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8月底完工,可安排150名低收入就业人员。前期,郝景海作为村里的“第一书记”,一次又一次地去镇上、区里、市里,让项目顺利落地。老支书张继云(音译)说:“过去,我路过这里时,看到一座荒山,就觉得很无聊。现在每个人经过这里时都有不同的心情。”在“返校创业园”的施工现场,搬运工和装载机来回轰鸣,数十名工人正忙着抹沙子和砌石,一个生动的劳动场景出现在我们面前。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徐州肖磊石材工业有限公司在徐州市地方税务局的帮助下,通过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村里的“第一书记”郝景海积极推广“规模养殖+农户”的管理模式,并出资500万元帮助建立了养牛场。协调穷人参与投资分红,主动邀请土地、规划、农业、经济等部门选址,与农委工作人员多次讨论污水、粪便的处理方法。据估计,每头牛屠宰后收入将增加3000多元。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开展扶贫济困等活动,让当地纳税人有一颗关注、同情和帮助弱势群体的好心。49岁的郭利钢铁厂下岗工人周杰有三个孩子,最小的儿子6岁。整个家庭的户籍还没有落实,所以孩子上学很困难。周杰在今年春节期间死于肺癌,这使得家庭生活更加糟糕。鉴于这种情况,地方税务干部多次去慰问所购买书包、文具、书籍、衣服等。为他们的孩子,并在许多方面协调,以帮助实施户籍和解决孩子的就学问题。村民王凤山严重残疾,他的孩子在其他地方上学,他的家庭非常困难。郝景海,村里的“第一书记”,每个月都拿着慰问金,帮助王凤山修缮危房。村民张湘祥不得不独自抚养三个未成年的孩子,还要照顾婆婆和奶奶。徐州市地方税务局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去看望她,帮助她创办了家庭超市,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爱情就像大海,行动就像一艘船,在海上划船显示了大海的浩瀚。近年来,徐州市地方税务局把精准救助放在心上,以行动和实践为宗旨,以爱心帮助贫困户,以真情服务农村,为扶贫工作的科学发展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标题:徐州地税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地址:http://www.f3wl.com/fsxw/11626.html

免责声明:佛山日报致力于打造最全面最及时的佛山新闻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佛山日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佛山日报网介绍

佛山日报信息网按照省新闻出版局“城市综合信息门户网站”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力争在成为佛山市“最强大的新闻资讯、城市综合信息、消费者(读者)及工商企业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的数据库网络平台,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网络广告、电子商务及其他增值服务供应平台。”从而获取网络内容产品、广告及增值服务的经营收入,逐步实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佛山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佛山新闻数字城市建设和信息化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